QB/T 1294-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1294-2013
中文名称: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用门密封条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Door seal stripe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refrigerating applianc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3-07-22
实施日期:2013-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3228216
相关标签:
家用
用途
制冷
器具
密封条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厨房设备>>97.040.30家用制冷设备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家用电器、日用机具>>Y61家用空调与冷藏器具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数:11页
标准价格:20.0
出版日期:2013-12-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宋欣 等
起草单位:安徽万朗磁塑集团有限公司 等
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用门密封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改性聚氯乙烯制成的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用门密封条。
标准内容
ICS97.040.30
分类号:Y61
备案号:41627-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1294—2013
代替QB/T1294-1991
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用门密封条Door seal stripe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refrigerating appliances2013-07-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12-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QB/T1294一1991《家用电冰箱用门封塑胶套》。本标准与QB/T1294一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用门密封条》;QB/T1294-2013
第1章,范围中增加“注:制冷器具内部使用的密封条,不在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第2章,更新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取消原标准第3章“产品分类”,章节号作相应调整;第3章,对下列内容进行了修订:3.2,补充“外观”中对焊接以及颜色的要求;3.3,修改“尺寸偏差”的要求;增加3.4.2“焊角撕裂力”的要求;3.4.4,修改“硬度”的要求,不规定硬度的限值,在附录中给出参考值;3.4.6,将原标准中“比重”修改为“密度”,增加单位和最大密度限值;·
3.4.7,将原标准中“耐寒性”修改为“耐候性”,补充了对耐热和耐光的要求;3.4.8,修改“分子迁移率”的要求,在附录中给出了HIPS(2710)板分子迁移率划分级别的参考值;
删除“耐漆膜污染”的要求;
3.6,增加了对环保性的要求。
一第4章,对下列内容进行了修订:4.1,修改了实验室温度范围以及实验室相对湿度范围;增加4.2“制样方法”;
增加4.3.2“焊角撕裂力”的试验方法;·
4.3.4,修改了硬度试验方法;
4.3.5,修改了撕裂强度试验方法;4.3.7,增加了耐热性、耐光性试验方法,修改了耐寒性试验方法;4.3.8,修改了分子迁移率试验及计算方法;删除了“耐漆膜污染”的试验方法;修改4.5.1“抗霉变性”试验方法为GB21551.2规定的方法。第5章,按照第3章、第4章内容对检验项目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C等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万朗磁塑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市环宇塑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海尔集团、宁波惠康国际工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欣、严娟、李进亮、胡志强、韩爱林、雷莉、李春阳、于清、谭伟宏、毛斌君、李欣。
QB/T1294-2013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B/T1294-1991。
1范围
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用门密封条QB/T1294-2013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用门密封条(以下简称“门封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改性聚氯乙烯制成的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用门密封条。注:制冷器具内部使用的密封条,不在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内。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2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GB/T529-2008,ISO34-1:2004,MOD)
GB/T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1033.1-2008,ISO1183-1:2004,IDT)GB/T1040(所有部分)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所有部分)GB/T2411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GB/T2411一2008,ISO868:2003,IDT)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12,ISO2859-1:1999,IDT)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9352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试样的压塑(GB/T9352-2008,ISO293:2004,IDT)GB21551.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3要求
3.1使用环境条件
温度:-25℃~55℃;
一湿度:不大于9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3.2外观
3.3.1门封条表面应平坦、光滑,无麻点、气泡,不应有凹痕、银纹、焦痕破损及不塑化的现象。3.3.2装配后的焊角处可见部分应无焦痕,表面应清洁,内外焊接处不可有明显毛刺,且毛刺高度不应大于0.3mm,焊缝处的气囊应无粘连,无明显的焊接错位且无焊角变形等现象,能保持门封条良好密封性。
3.3.3按4.2进行试验,颜色应与色板或封样件一致。3.3尺寸
按4.3进行试验,尺寸和公差应符合技术文件或图纸要求。3.4理化性能
3.4.1拉伸强度
按4.4.1进行试验,拉伸强度应大于9.8MPa。3.4.2焊角撕裂力
按4.4.2进行试验,焊角撕裂力不应小于70N。QB/T1294—2013
3.4.3断裂伸长率(延伸率)
按4.4.3进行试验,断裂伸长率应大于250%。3.4.4硬度
按4.4.4进行试验,硬度应符合供需双方技术文件要求注:硬度参考值见附录A。
3.4.5撕裂强度
按4.4.5进行试验,撕裂强度应大于2.7kN/m。3.4.6密度
按4.4.6进行试验,密度应符合供需双方技术文件要求,最大密度不应超过1.48.g/cm2。3.4.7耐候性
3.4.7.1耐寒性
按4.4.7.1进行试验,硬度变化率应符合供需双方技术文件要求,注:硬度变化率级别参考值见附录B。3.4.7.2耐热性
按4.4.7.2进行试验,试验后△E不应大于2。3.4.7.3耐光性
按4.4.7.3进行试验,连续照射48h后,△E不应大于2:连续照射96h后,表面应无裂纹、粉化等现象。
3.4.8分子迁移率
按4.4.8进行试验,分子迁移率应符合供需双方技术文件要求,最大值不应超过2.2%。注:HIPS(2710)板分子迁移率级别参考值见附录C。3.4.9压缩复原率
按4.4.9进行试验,压缩复原率不应小于65%3.4.10耐油性
按4.4.10进行试验,表面应无软化、膨胀、变色等现象。3.5卫生
3.5.1抗霉变性。
按4.5.1进行试验,抗霉变性应符合供需双方技术文件要求。3.5.2气味/
按4.5.2进行试验,应无刺激性气味。3.6环保
门封条所使用的改性聚氯乙烯材料应符合GB/T26572的规定。4试验方法
4.1试验条件及制样方法
4.1.1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23±2)℃;
(65±5)%;
测量仪器:尺寸测量用卡尺,精度0.01mm。4.1.2制样方法
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延伸率)、硬度、撕裂强度、密度、耐寒性、分子迁移率试验所需硫化片的制备按GB/T9352规定的方法进行,其工艺应符合表1要求。2
双辊轧
热压成型
表1硫化片的制样工艺条件
工艺条件bzxZ.net
温:度/℃
时:间/min
度/℃
力/MPa
温度℃
压力/MPa
125±5
155±5
控制条件
QB/T1294—2013
辊炼至基本塑化后再拉成片
合模两模板刚接触,保温2min之后,再加压至12MPa,保持5min。加压过程中应注意排气。加料量应保证加压至规定值后,模腔内物料有明显外溢4.2外观
距离样本800mm;在标准光源照射下,肉眼观察颜色差异。具体颜色指标按样板要求。4.3尺寸
在温度为(23土2)℃,湿度为(65土5)%的条件下,将样品水平放置,进行尺寸测量。4.4理化性能
4.4.1拉伸强度
按GB/104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4.4.2焊角撕裂力
距离焊角(200土2)mm截取焊角样品,抽出磁条并将门封条与门胆装配部分的压边(卡槽)去除,将焊角保持90°-状态固定在拉力机上,以(20士1)mm/min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如图1所示,取焊角瞬时开裂时的拉力作为焊角撕裂力。:单位为毫米
门封条
拉钾夹具
注:Fi、F2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焊角拉力(焊角撕裂力)图1焊角撕裂力测试示意图
4.4.3断裂伸长率(延伸率)
按GB/T104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3
QB/T1294—2013
4.4.4硬度
制备2mm厚硫化片试样,在(23土2)℃环境下放置6h,将3片试样重叠,按GB/T241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15s读数。
4.4.5撕裂强度
按GB/T529规定的方法测量硫化片无割口直角形撕裂强度。4.4.6密度
按GB/T103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4.4.7耐候性
4.4.7.1耐寒性
截取60mm×60mm×2mm的硫化片试样3片在环境温度为25℃时的硬度为H,放置于-25℃的低温箱内,6h后取出,按GB/T2411的规定,立即进行测量,30s读数为H2,按(1)式计算硬度变化率H。H,-Hl×100%
共测5组,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4.4.7.2耐热性
:(1)
取4条长100mm~200mm的门封条,从中间剪开,取其中的一半放在80℃的烘干箱中168h取出,用色差仪与另一半门封条进行比色。4.4.7.3耐光性
试样的一半表面用铝箔包住,将试样放置在距离紫外线灯(标称功率15W)正前方200mm处,连续照射48h后,除去铝箔,用色差仪对用铝箔遮盖和未遮盖的部分进行比色,再进行48h连续照射后,观察表面变化情况。
4.4.8分子迁移率
制备2mm均匀厚的硫化片,裁取规格:50mm×10mm×2mm,表面应无污染,切边应匀称,允许尺寸误差±0.3mm。
将试片放在干燥器内干燥24h后取出称重,记为m1,精确至0.1mg,再将其夹在两片标准的ABS板(406)或HIPS(2710)之间,形成测试样。将此测试样水平置于烘箱中,并在其上置1.1kg码或铁块(相当于施加0.22kg/cm2的负载),在(70土2)℃环境下放置72h,然后从烘箱中取出测试样,将试片和标准板分开,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记为m2,精确至0.1mg。按(2)式计算试片的分子迁移率m。m-m2×100%
共测5组,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4.4.9压缩复原率
(2)
从挤压成形后经48h稳定的门封条中,取100mm长的试样4块,测量自由高度(hl)后,安装在图2所示的试样夹具中,按ht的60%收紧在(50士3)℃环境中96h,然后除去夹具在常温下放置2h后,测量此时门封条的自由高度(h2),按式(3)计算压缩复原率h。hz×100%
:(3)
4.4.10耐油性
图2压缩复原率试验安装图
QB/T 1294-2013
压缩夹
固定夹
在门封条200mm范围内的表面涂上食用油,水平放置于(40土3)℃的环境中,每24h擦去旧油,涂上新油,连续168h后进行观察。4.5卫生
4.5.1抗霉变性
按GB21551.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4.5.2气味
测试人员鼻子在距离试样100mm处,进行嗅辨。5检验规则
5.1门封条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以每1m长门封条作为单位产品。5.2订货方有权按本标准规定对产品进行验收。5.3出厂检验
产品的出厂检验由制造厂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应符合GB/T2828.1的规定,采用正常二次抽样方案。出厂检验方案见表2。
表2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1次;
生产定型鉴定时;
试验方法
当工艺、材料变动或连续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国家质量监督机关提出要求时。不合格分类
型式检验由检验部门按GB/T2829的规定进行,采用二次抽样方案,判别水平II。5.4.2
型式检验方案见表3。
检查水平
QB/T1294—2013
检验项目
拉伸强度
焊角撕裂力
断裂伸长率
撕裂强度
耐候性
分子迁移率
压缩复原率
耐油性
抗霉变性
包装、运输和存
标志、
6.1标志
表3型式检验
试验方法
样本大小
6.1.1包装表面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质量、制造厂及出厂日期。6.1.2每箱品内应放入1张合格证。6.2包装
6.2.1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应用纸质或泡塑瓦楞托板,隔层包装。6.2.2用纸箱作为外包装。
6.3运输
产品可用各种运输工具,但应避免直接阳光曝晒和雨雪侵袭。6.4购存
判别水平
包装后的产品应贮存在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环境无酸、碱性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库房内。
附录A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门封条硬度
(资料性附录)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门封条硬度可参考表A.1中的数值。表A.
环境温度T/C
>15~25
门封条硬度参照表
QB/T1294-2013
(65±3)HS(A)
(70±3)HS(A)
(75±3)HS(A)
QB/T1294-2013
附录B
硬度变化率级别划分
(资料性附录)
门封条硬度变化率可参照表B.1进行等级划分。表B.1
硬度变化率等级表
等级划分/级
硬度变化率/%
>10~15
>15~2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