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QB/T 4107-2010手动剃须刀
QB/T 4107-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4107-2010

中文名称:手动剃须刀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Manual Shaver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11-22

实施日期:2011-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3031933

相关标签: 手动 剃须刀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97.170人体保健器具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家用电器、日用机具>>Y62家用清洁、整容器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18.0

出版日期:2011-03-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宁波开利刀片制造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手动剃须刀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剃刮胡须、剃刮人体毛发用的单刃面剃须刀。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97.170
分类号:Y62
备案号:30269-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107-2010
手动剃须刀
Manual shaver
2010-11-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03-01实施
本标准参照采用QB/T1104《刮脸双面刀架》和QB/T1105《刮脸双面刀片》。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宁波市开利刀片制造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善刚、胡霞敏、龙慧荣、罗华友、於斌。本标准首次发布。
QB/T4107-2010
手动剃须刀
QB/T4107-2010
本标准规定了手动剃须刀(以下简称“剃须刀”)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剃刮胡须、剃刮人体毛发用的单刃面剃须刀。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19342-2003牙刷
QB/T3815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厚度测试方法计时液流法QB/T3817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法金相显微镜法
QB/T3833轻工产品铝或铝合金氧化处理层的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手动剃须刀
由刀头、刀柄组合在一起,用于手动剃刮胡须、剃刮人体毛发用的单刃面剃须刀。3.2
用于剃刮胡须或剃刮人体毛发的单刃面不锈钢或碳钢刀片。3.3
刀片与上盖及底盖固定的组合件(见图1)3.4
防护罩
用作保护刀头刃口的部件。
与刀头连接,便于人手握持的塑料、橡胶、金属或它们组合成的部件。3.6
润滑条
固定在刀头上盖上起润滑作用的条状物体。QB/T4107-2010
刀片剃刮角度α
刀头底盖顶端和被测量刀片刃口顶端连线的延长线与被测量刀片形成的夹角(见图2),3.8
活动式刀头的旋转角度β
指刀头在剃刮旋转过程中刀片与刀柄所形成的角度(见图3)2
1一润滑条;
第一层刀片
第二层刀片
第三层刀片:
上盖;
-刀片;4一中心垫片;5一刀片;6一底盖刀头结构示意图
di一第一层与第二层刀片刃口顶端的水平距离;d一第二层与第三层刀片刃口顶端的水平距离-第一层与第二层刀片的垂直距离;L2一第二层与第三层刀片的垂直距离图2
刀片方向
刀柄方向
刀片剃刮角度示意图
刀片方向
刀柄方向
图3活动式刀头的旋转角度示意图4产品分类
4.1分类
4.1.1按刀片材质和刃口处理方式分类,见表1。表1
按刀片材料分为
碳钢刀片
不锈钢刀片
按力头刀片数量、运动方式和润滑性能分类,见表2。4.1.2
按刀片数量分为
4.2型号命名
产品型号命名如下
QB/T4107-2010
按刃口处理分为
化学涂膜
按刀头运动方式分为
固定式刀头
企业代号
活动式刀头
润滑条代号:按表2规定
刀头代号:按表2规定
刀片代号:按表1规定
复合涂膜
按刀头滑润性能分为
有润滑条
4.2.1产品示例
复合涂膜不锈钢三层固定刀头带润滑条手动剃须刀,企业代号K:FB3GL-K5要求
5.1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
5.1.1一般室内或类似室内环境,其周围无腐蚀金属的气体存在。无润滑条
5.1.2剃须刀的刃口接触皮肤时,应无不良刺激与过敏反应及其他损害作用,不应有异常气味和异物存在。剃须刀头部形状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5.1.3产品中塑料配件中可溶砷、镉、铬、铅、汞或这些元素组成的任何可溶性化合物元素含量不应超过表3:中的数值。
元素名称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5.2外观质量
剃须刀刀片外露部分应色泽均匀、有自然光亮,不应有明显的划痕、磨痕、黑斑、
毛刺等直径
大于0.1mm的质量缺陷。
5.2.2剃须刀塑料件部分应无明显项白压痕、脏污、缺料、缩印、气孔、裂痕、、飞边毛刺、翘曲变形
等直径大于0.1mm的质量缺陷。同色剃须刀塑料件应无明显色差。3
QB/T4107-2010
5.2.3剃须刀金属零部件表面应有防腐蚀保护层,镀层应光滑细密,不应有斑点、麻点、针孔、气泡、脱壳和露底等直径大于0.1mm的质量缺陷。5.2.4剃须刀配件装配应正确、紧密牢固无松动,铆钉平整光滑,润滑条胶水不应溢出。5.3刀片
5.3.1刀片规格
刀片规格允许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刀片长度偏差/mm
刀片宽度偏差/mm
刀片厚度偏差/mm
刀片质量偏差/g
刀片剃刮角度(α)
刀片刃口之间水平距离(d、d2)/mm刀片之间垂直距离(L1、Lz)/mm5.3.2刀片硬度
刀片硬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刀片类型
碳钢刀片
不锈钢刀片
5.3.3刀片刃口涂膜层
不涂膜
刀片规格允许误差
18°~30°
1.30~1.65
0.35~0.65
刀片硬度
≥HV750
≥HV650
≥HV560
刀片刃口涂膜层应有化学涂膜层和复合涂膜层,涂膜层应均勾、牢固。5.3.4刀片刃口锋利度
按6.3.4试验时,碳钢刀片切割力Cs应不大于30N,不锈钢刀片切割力Cs应不大于20N,切割力Cs与C2差值应不大于2N。
5.3.5不锈钢刀片耐腐蚀性
按6.3.5试验后,刀片应不生锈、不变色。5.4活动式刀头的旋转角度β
活动式刀头的旋转角度应为25°~125°。5.5刀柄
刀柄金属件表面的镀层应大于0.003mm,刀柄金属件表面氧化层耐碱度的时间应为5s。5.6物理性能
物理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6试验方法
安全要求
刀柄抗压力
刀头铆接拉力
刀柄刀头装配抗拉力
刀柄耐温性能
自由落体试验
按GB19342-2003中附录A的测试方法进行。6.2外观质量
≥40N
QB/T4107-2010
(55±2)℃水中浸泡20min无异常各配件无损坏、不完全分离
6.2.1在自然光线或40W白炽灯灯光下距离剃须刀300mm目测,并用手感检查。6.2.2缺陷直径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6.2.3刀片刃口表面质量在100倍显微镜下观察测量。6.3刀片
6.3.1刀片规格
尺寸、偏差及剃刮角度用剃须刀测试仪进行测量。6.3.2刀片硬度
采用维氏硬度计(HV)测试,负荷1kg,加载荷时间为15s。测定部位为距刃口3mm之内测3点,取算术平均值。
6.3.3刀片刃口涂膜层
采用偏振光显微镜检测化学涂层。6.3.4刀片刃口锋利度
用示值为0.1N的刀片刃口切割仪测试,在同一刃口切割符合附录A所规定的切割试验纸5次,试验纸的切割深度为0.8mm~0.9mm,取5个切割力值,分别为C1、C2、C3、C4、Cs。6.3.5不锈钢刀片耐腐蚀性
用浓度为1%的氯化钠盐水溶液进行盐雾试验,将刀片试样放入温度(30土2)℃的盐雾试验箱中连续喷雾6h,取出后观察刀片生锈、变色情况。6.4活动式刀头的旋转角度β
用游标万能角度尺测量。
6.5刀柄
刀柄金属件表面镀层按QB/T3815的计时液流法或QB/T3817的金相显微镜法测定;刀柄氧化层按QB/T3833方法测定。
6.6物理性能
6.6.1刀柄抗压力
6.6.1.1试验装置:指针式推拉力计(用不大于200N量程)6.6.1.2试样制备:取样品,从刀柄头部顶端量至20mm处作好标记,在温度(20土5)℃左右条件下,恒温1h。
6.6.1.3试验条件:温度(20±5)℃。5
QB/T4107-2010
6.6.1.4试验步骤:将试样水平放在支架上,压头垂直作用于试样的标记轴线,选择推力的一端,开始均匀的施加推力,直至试样断裂时指针所指的读数,或弯曲至极限仍不断时指针所指的读数(见图4)。6.6.2刀头铆接拉力
6.6.2.1试验装置:指针式推拉力计(用不大于200N量程),刀柄夹具,钢丝。6.6.2.2试样制备:把安装好的剃须刀从刀头顶端量至刀柄35mm处作标记。6.6.2.3试验条件:温度(20±5)℃。试验步骤:在试验前下盖上表面中心处开一个宽1mm,且深度为0.6mm长通槽,将直径为6.6.2.4
d0.5mm长约60mm钢丝从槽中穿过,把开有槽的下盖组成的刀头安装在刀柄上面,然后把刀柄固定在标记处到刀柄尾部的部分夹在夹具上,如图5所示,把钢丝穿过刀头的槽后,拧成圈打好结,拉力计选择拉力的一端,装好钩子并勾住钢丝圈,平行于刀片水平面的方向均匀的施加拉力,直至刀头中的上盖从下盖中脱离出来为止时指针所指的读数(见图5)事力的方肉
一压头:2—试样;3—支架
图4刀柄抗压力示意图
小5钙丝
1--钢丝;2—试样;3—刀片夹具图5刀头铆接拉力示意图
力的方向
6.6.3刀柄刀头装配抗拉力
将刀头固定,用指针式推拉力计对刀柄施加拉力,刀头、刀柄及施加拉力的方向应在同一水平面上。直至刀头与刀柄完全分离时指针所指的读数。6.6.4刀柄耐温性能
6.6.4.1试验装置:恒温水槽。
6.6.4.2试验样品:根据型式检验要求抽样。6.6.4.3试验步骤:将刀柄浸入(55土2)℃的水中恒温20h,取出后观察刀柄塑件有无明显变形。6.6.5自由落体试验
将试验产品从1m高度自由落在平整光滑的水泥地面上,观察防护罩与刀头是否完全分离。6
检验规则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采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计算。7.1出厂检验
QB/T4107-2010
供检验的样品在检验批中随机抽取,采用GB/T2828.1的正常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检验项目、要求、试验方法、检验水平(IL)和接收质量限(AQL)应符合表7的规定。7.2型式检验
7.2.1型式检验按GB/T2829规定,采用判别水平Ⅱ的一次抽样方案,按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计算。
7.2.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的转厂生产的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后,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d)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收货单位提出要求时。7.2.3
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要求、判别水平(DL)和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7
项目名称
外观质量
刀片规格
刀片硬度
刀片刃口锋利度
检验项目
安全要求
外观质量
刀片规格
刀片硬度
刀片刃口涂膜层
刀片刃口锋利度
不锈钢刀片耐腐蚀性
活动式刀头的旋转角度β
物理性能~
试验方法
样本大小(n)
检验水平(IL)
判别水平(DL)www.bzxz.net
接收质量限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QB/T4107-2010
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购存8.1标志
8.1.1每把剃须刀外包装物上应有商标、产品名称、制造厂商标志。8.1.2剃须刀的小包装、中包装上应有如下标志:a)商标;
b)品名及规格;
c)执行标准编号;
d)制造厂名、厂址、联系方式。8.1.3每个外包装箱上应有如下标志:a)商标;
b)品名及规格;
c)产品标记;
d)执行标准编号;
e)企业名称、厂址;
f)出厂年、月;
g)数量;
h)净重、毛重、体积(长×宽×高);i)怕湿、向上、小心轻放标志。8.2标签
8.2.1剃须刀的中包装盒内应有检验合格证。8.2.2合格证应包括如下内容:
a)商标;
b)检验员(签名或代号);
c)制造日期;
d)制造厂名。
8.3包装
8.3.1用于剃须刀的包装材料应清晰、色泽均匀、图案印刷正确、无套色,不变形、无毛刺缺陷。8.3.2用于吸塑包装的泡罩与纸板应粘合牢固。包装应具防潮功能,并保证在正常运输、储存条件下不致损坏。8.3.31
8.4运输
8.4.1运输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掷、翻滚和踩踏。8.4.2运输途中应谨防受潮、挤压及雨淋。8.4.3严禁与腐蚀性物品同时运输。8.5购存
8.5.1库房内应保持通风良好,相对湿度不大于80%。8.5.2产品存放离墙距离保持在200mm以上,离地距离保持在100mm以上,不得与有腐蚀性物品同时存放。
切割试验纸技术参数按表A.1的规定项目
试验纸的规格
试验纸的定量
试验纸的吸水性
试验纸的耐破度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切割试验纸技术参数
QB/T4107-2010
1mm×25mm×150mm
(380±20)g/m2
(110±10)mm/10min
(420±10)kP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