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4703-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4703-2014
中文名称:储热式室内加热器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4-07-09
实施日期:2014-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2325649
相关标签:
热式
室内
加热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家用、商用和工业用加热器具>>97.100.10电加热器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家用电器、日用机具>>Y63家用电热器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数:15页
标准价格:28.0
出版日期:2014-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李政勇等
起草单位: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储热式室内电加热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单相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在家庭和类似场所使用的储热式室内电加热器。
标准内容
ICS.97.100.10
分类号:Y63
备案号:46744-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03-2014
储热式室内加热器
Thermal storageroomheaters
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11-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QB/T4703-2014
本标准起草单位: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汀普莱斯电器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成套家电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佛山市顺德区美美创新电器有限公司、佛山市技术标准研究院、广东省珠海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广东省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政勇、徐艳容、相子忠、张运年、吴蒙、黄升平、龚悦、万慧君、温志凡。1范围
储热式室内加热器
QB/T4703-2014
本标准规定了储热式室内电加热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型号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单相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在家庭和类似场所使用的储热式室内电加热器(以下简称“加热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780:1997,MOD)GB/T1019家用电器包装通则
GB/T2421.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GB/T2421.1一2008,IEC60068-1:1988,IDT)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12,ISO2859-1:1999,IDT)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4214.1一2000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60704-1:1997,EQV)
GB4706.4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贮热式室内加热器的特殊要求(GB4706.44一2005,IEC60335-2-61:2002,IDT)
GB5296.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2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GB/T16839.1-1997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IEC60584-1:1995,IDT)GB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QB/T4413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产品的型号命名通则3术语和定义
GB4706.4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储热式室内加热器thermalstorageroomheaters把从电能转化的热能贮存到一个储热芯体里并可随时释放的室内加热器。3.2
最小放热条件minimumdischargecondition器具在热量输出控制装置(如:风门片和风扇等)设置在输出量最小位置时的工作状态。3.3
平均室温
averageroomtemperature
环境温度控温器设定的最高和最低室内温度的算术平均值。环境温度控温器ambienttemperaturethermostat对室内温度敏感且可由用户调整、至少有一个敏感部件安装在加热器内的温控器。1
QB/T4703-2014
amplitude
在环境温度控温器
个调整点上最高和最低温度之间的差值。储热量
storage
能贮存的最大热量值,可用表
加热器在不同放热条件下所
毛电量表
注:单位为千瓦·时
(kw.h)
保温性
heat retention
加热器保持热量白的能力。
4产品分类与型号命名
4.1产品分类
加热器根据放热空制类型可分头无放热控制装置的加热器:
通过风门片或类似装置控制放热的加热b)
通过风扇控制放热的加热器
4.2型号命名
产品型号命名方法参见附录A。
5要求
总体要求
加热器应符合GB4706.44和本标准的要求,5.2外观
如采用电镀
涂漆、
糖瓷或其他
金属制件(不锈钢除外)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5.2.1加热器上的
表面不应有凹、凸不平或翘曲、缺损或变形,不有划伤、毛刺、生锈,凹、凸痕有效的防锈蚀处
迹或存在污物
5.2.2加热
(塑)件表面漆膜应平整光亮、色泽均匀、漆层固器上的涂漆
漆(塑)
无明显的流
斑痕、橘皮、底漆外露、裂纹和剥落等现热器上的塑料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的斑5.2.3
附着力强
划痕及口陷。
其主要表面
5.2.4加热器的铭牌和装饰板应经久耐用,经耐久性试验后不应变形形、脱落,其图案与字迹仍可清晰可辨。
5.3保温材料
的保温材料应采用耐热温度700℃以上的阻燃材料制造,所有保温材料对室内空气影响应符加热器
合GB18883
相关要习
5.4电源线的
带插头电源线的加热器,其电源线长度不应小于1.5m5启动
对带有电动机的加热器,在94%额定电压下,电动机应能正常启动5.6储热量
器具的储热量不应低于制造商为器具规定的标称储热量2
5.7出气口栅网的温升
出气口栅网的温升不应低于50K
加热器周围表面的温升
加热器周围表面
升应符合表1的规定
注:周围表面的温升是指加热器周围诸如壁板、地板天花板和润架的温升
加热器周围表面的温升
额定功率P/W
1000~<1
1500~2000
注:小于800W的加热器,
5.9保温性
本部分暂不者者虑。
加热器的保温性不应低于30%
5.10噪声
温升K
带有电动机的加热器,其噪声测试值(声功率级)不应大于55dB(A)5.11使用寿命
QB/T4703-2014
加热器的累积工作时间不应低于3000h,试验后应能正常使用,且加热器的输入功率衰减率不应高于10%。
6试验方法
6.1试验的一般条件
在进行试验前,
加热器按说明装配和安装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测量。6.1.1电源电压
给加热器供以使器具在稳态条件下达到额定功率的电压工作。但是,注:可能直到充热同期结束时也没有建立稳态条件。供电电压保持在±1%以内。
实验室
风扇按额定电压供电。
所有试验在环境温度保持在(20±1C、空气不对流的室内进行,在(保温性)的试验外,
距离器具约2m以及在底板上约
.5m处测量环境温度。
注:注意确保测量点
气不会受热量车
出的直接影响。
5.9(保温性)的试验在附录B规定的量热器内进行6.1.3加热器的放置
进入量热器内的空气温度保持在(20士1)℃。对于5.6(储热量)、5.7(出气口栅网的温升)和5.8(加热器周围表面的温升的试验,嵌装式器具按制造商说明安装,其他器具置于测试角内测试角和嵌装式器具的安装都使用涂有无光黑漆的、厚度约为20mm的胶合板。测试角边壁应延伸至器具外至少300mm。将一块高为120mm、宽为15mm的木板沿着测试角边壁的整个长度方向固定,且接触底板。器具应按如下规定放置在测试角中:3
QB/T4703—2014
通常放在地板上使用的器具,应将其放置在尽量靠近两边壁的底板上,安装说明另有规定的除外:
通常固定到墙壁上的器具,应按正常使用状态将其安装在一边壁上,并尽量靠近另一边壁和底板,安装说明另有规定的除外。对于5.9(保温性)的试验,应把器具放置于图B.1所示的小车上。打算固定到墙壁上的器具,应将其固定到小车的板上。板的尺寸约等于器具的长度和高度,且应包括器具高出底板的安装高度。
6.1.4初始条件
每个试验开始时,加热器均处于室温状态。6.1.5充热控制器
充热控制器设定在最大位置。
如果需要一个外部信号来启动器具,那么信号应按使用的要求来提供。6.1.6预处理
如果安装说明规定必需有预处理,那么此预处理应在试验前进行。6.1.7环境温度控温器
使所有的环境温度控温器失效。6.1.8试验用仪器仪表
试验用仪器仪表的精度或误差应符合下述要求:电工测量仪表精度:用于型式试验时不应低于0.5级;用于出厂检验时不应低于1.0级;a)
测量温度的仪表:允许误差在土1%;b)
测量时间的仪表:精度在0.1s内;d)测量长度的量具:允许误差为被测长度的土0.5%以内。6.2外观
通过视检来确定。
6.3保温材料
通过查验材料证明文件或通过进行GB18883的相关试验来确定。6.4电源线的长度
测量软线或软线保护装置进入加热器的那一点到进入插头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应以米(m)为单位进行表示,化整到最近似的0.01m。6.5启动
加热器应在94%额定电压下进行3次启动试验,加热器在开始试验时应处于室温状态下。每次试验都应在加热器准备开始正常工作的条件下进行,每次试验后,应使电动机停止到静止状态后再启动。测试期间电源电压下降不应超过1%。6.6储热量
试验前,加热器所有部件均处于室温状态。加热器按6.1.3的要求放置,以使器具在稳态条件下达到额定功率的电压工作,在最小放热条件下充热直至充热控制器开关第一次断开。测量此期间的耗电量,即为储热量。用kW·h表示,化整到最近似的0.1kW-h。6.7出气口栅网的温升
用图1所示的探针测量出气口栅网的温升。该探针以(4土1)N的力施加于表面上,以确保良好的接触。
QB/T4703-2014
将出气口栅网和距栅网边缘25mm的围边分成少量的高不超过50mm,长不超过300mm的相等长方形。将探针施加在栅网上,尽量接近长方形的中心。将其他表面分成少量的边长不超过300mm的相等方形,将探针施加到方形的中心。在6.6试验期间、在充热结束后1.5h开始测量加热器出气口栅网的温升,化整到最近似的1K。黏合剂根据GB/T16839.1一2007K型(铬铝)、直径为0.3mm的热电偶聚碳酸铝管
内:$3mm
外:45mm
手柄附件
允许(4±1)N的接触力
盘的接触面应是平的,应小心焊接热电偶以确保圆盘温度的测定。图1测量表面温度用探针
6.8加热器周围表面的温升
在6.7试验后,即测量加热器周围诸如壁板、地板、天花板和搁架的表面温升。用固定在直径为15mm、厚为1mm的涂黑小铜盘背面,直径不超过0.3mm的细丝热电偶进行测试。此铜盘的正面嵌装得与胶合板表面平齐。热电偶的放置应使得能测出每个表面的最高温升。确定最高温升,化整到最近似的1K。6.9保温性
将加热器放置在附录B所述的量热器内的推车上,且前面朝空气出口,工作24h。应将充热控制器短路,且器具在最小放热条件下充热直至耗电量等于6.6测出的储热量。断开充热电源,使器具在最小放热条件下工作直至一个完整的24h运行周期结束。测量整个工作周期内的热量输出,用kW表示。通过对24h运行周期的热量输出积分计算出加热器释放的总能量。用公式表示。通过储热量和释放总能量之差值求出这个周期结束时加热器的热容量。24h后的热容量与储热量的百分比,即为保温性。6.10噪声
加热器在噪声测试时的安装及工作状况,均按照GB/T4214.1一2000中第6章要求执行,加热器以最高转速档运转。表面上的测定位置、测点坐标具体要求及试验方法按GB/T4214.1一2000中7.1执行。6.11使用寿命
加热器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在环境温度为(20士5)℃的实验室内,按器具设计的供电周期工作,累计通电时间为3000h,有风扇和转动机构的均处于工作状态,并可添加润滑油脂,经试验后加热器应符合5.9的规定。
在试验前应测量并记录加热器的输入功率,试验结束时也应测量并记录加热器的输入功率。输入功率的测量应在环境温度(25土1)℃,相对湿度48%52%,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的实验室内进行。在测量输入功率前加热器应在GB/T2421.1一2000规定的试验大气条件下存放24h。测量时,不应使加热器受到非正常通风、日光辐射或产生误差的其他因素影响。加热器的输入功率衰减率按公式(1)来计算:5
QB/T4703-2014
式中:
7检验规贝
额定输入功率衰减率,%:
试验前的功率值,
单位为瓦(W);
试验后的功率值,
检验分类www.bzxz.net
单位为瓦(W)。
加热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
应经制造商质量管理部门出厂检验合格并7.2.1出厂检验即产品交货时
需进行的检验,每台加热器均
张贴合格标识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表2所示的项目
7.2.2产品交货时,
订货方如对产品质量有疑问,
样。抽样方案和增加的检
时采用GB/T2828.1拍
有权要求在型式检验项目内增加出厂险验项目,此
项目由订货方和厂方共同商定
表2出厂检验
7.3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
电源线的长度
标志和说
输入功率
泄漏电流
电气强度
式试验应在下列情况之
武制的新产
时进行:
8.1、8.2
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武生产后
如设计
对成批或批量生产的产
产品停产1年以上
国家质量监督
7.3.2型式检
试验方法
工艺或材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品进行定期抽检,每年至少1次;再恢复生产时:
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
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
验的样品,
GB4706.44所属章条
7.3.3型式检验项目为GB4706.44和本标准规定的所有项目7.3.4对本标准7.3.1中a)、b)、d)和c情况下进行的型式检验,样品数量不少于5台,其中3台兼做(或另抽3台做)安全试验。在型式检验中,如有任何一台样品不符合本标准中的任何一项要求,则应从该批产品中抽取加倍数量的样品,进行不合格项及与该项试验结果有关的要求的重复试验。若重复试验结果合格,则判该批产品符合本标准要求,若重复试验仍有任何一台样品不符合任何一项的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3.5对于本标
准7.3.1中e)情况下进行的型式检验,其抽样采用GB/T2829中的I,样本大小,不合格质量水平及其判定见表3。其中第验。
二次抽样
第一样本
第二样本
标志、
使用说明
样本大小
(仅提出差异性标识
QB/T4703—2014
次抽样,判别水平
一样本中的2台兼做(或另
抽2台做)安全试
型式检
验的抽样要求及判定
不合格质量水平
A类不合
RQL=30
Aci=0,Re
Ac-l,Re
B类不不合格
Ac,=0,Rei=3
Ac2=3,
加热器的铭牌
标志应符合GB4706.44和GB5296.2的相应要求每台加热器至少
应有下列标志:
加热器的名称
型号规格
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V):额定频率(Hz):
额定功率(kw);
储热量(kW-h);
保温性(%);
重量(kg);
制造厂的名称
商标或识别标记
类不合格
RQL=65
=l,Re=3
=4,Rez=5
加热器的包装箱标志至少应包括下述内容,其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要求:产品名利
型号、规格
商标:
箱毛重
装件外型
尺寸(长x宽×高,mm):
生意事项及标记“小心轻放”、“切勿受潮”、“向上”等字样或符号:维码:
生产日期或批号:
制造商名称和地址:
品执行标准号。
8.2使用说明
器应有使用说明。使用说明的编写应符合GB5296.2的要求,其内容除应务合GB4706.44每台加热
的规定外,还应
a)保养:
合下述内容
安全使用年限
QB/T4703—2014
包装、运输、购存
9.1包装
9.1.1加热器的包装应有可靠的防潮防尘措施,保证产品的绝缘性能、金属保护层及各种零件不致损坏。
9.1.2加热器瓦楞包装应符合GB/T1019的要求或与用户协议包装。9.1.3包装中的随机文件(包括:合格证、使用说明及保修文件)和随机附件应齐全、规格正确。9.2运输
产品在运输中应防潮、避免雨雪的直接淋溅和机械碰撞。9.3购存
加热器应贮存在通风良好,相对湿度不大于85%,离地面和墙不小于200mm以上的地方。按QB/T4413规定的原则进行编制。产品型号应由下列几个要素组成:口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产品型号命名方法
改进设计代号:用英文字母顺序表示次数规格代号:用额定功率乘1%表示QB/T4703—2014
放热控制类型代号:以大写拼音字母表示,具体由制造商自行规定产品代号:以大写拼音字母表示,具体由制造商自行规定产品代号应放在第一位,其他要素的放置顺序由制造商自行规定。在产品代号之后可加连接符。示例:
CD20A,表示通过风扇控制放热的储热式室内电加热器,额定输入功率为2000W,第一次改进。其中,“D”表示通过风扇控制放热。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