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2455-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12455-2015
中文名称: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扫频检测仪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Swept frequency eddy current testing instrumen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5-10-10
实施日期:2016-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2685768
相关标签:
无损
检测
仪器
涡流
检测仪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试验>>19.100无损检测
中标分类号:仪器、仪表>>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N78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15111.13373
标准价格:15.0
出版日期:2016-03-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林俊明、徐可北、雷洪、任吉林、徐波、陈振茂、黄松岭、胡先龙、叶琛、戴永红、黄学斌
起草单位: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所、南昌航空大学、辽宁仪表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司、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
归口单位: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式涡流扫频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式涡流扫频检测仪。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所、南昌航空大学、辽宁仪表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司、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俊明、徐可北、雷洪、任吉林、徐波、陈振茂、黄松岭、胡先龙、叶琛、戴永红、黄学斌。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611-2007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 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 12604.6 无损检测 术语 涡流检测
JB/T 6147-2007 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JB/T 9329-1999 仪器仪表运输 运输储存 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标准内容
ICS19.100
备案号:51749—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455—2015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扫频检测仪
Nondestructivetestinginstruments-Sweptfrequency eddy currenttesting instrument2015-10-10发布
2016-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
机械行业标准
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扫频检测仪
JB/T12455—2015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X297mm·0.75印张·23千字2016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5.00元
书号:15111·13373
网址:http://www.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399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工作条件,
4.2基本参数..
4.3技术要求,
5检验方法,
5.1检验条件.
5.2检验用器具..
5.3性能检验,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2型式试验..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2包装..
7.3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A.1材料与规格
A.2人工缺陷,
标准试块.
图1扫频涡流检测显示方式示意图图A.1标准试块规格..
表1出厂检验及型式试验项目
JB/T12455—2015
JB/T12455—2015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所、南昌航空大学、辽宁仪表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司、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俊明、徐可北、雷洪、任吉林、徐波、陈振茂、黄松岭、胡先龙、叶琛、戴永红、黄学斌。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无损检测仪器
涡流扫频检测仪
JB/T12455—2015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式涡流扫频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式涡流扫频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611一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GB/T12604.6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JB/T6147—2007
JB/T9329一1999仪器仪表运输运输储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频率响应frequencyresponse
被检对象感应涡流的阻抗幅度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可用于检测、评价金属材料或零件表面与近表面质量及表面复合覆盖层的厚度与电性能。3.2
扫频sweptfrequency
个时间周期内给检测线圈提供多种激励频率(通常不少于10种),并获取不同频率下涡流响应的检测技术。
扫频点数pointofsweptfrequency在每个扫频周期(节拍)内选定的检测频率及数量。每节拍内的扫频点数越多,就越容易检测出检测对象的不连续性。
扫频涡流检测技术sweptfrequencyeddycurrenttestigtechnique涡流检测方法中激励频率随时间周期变化的技术。3.5
扫频涡流检测仪sweptfrequencyeddycurrenttestinginstrument具备扫频涡流检测功能的仪器。JB/T12455—2015
4技术要求
4.1工作条件
检测仪在下列工作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为-15℃~40℃;
b)相对湿度不大于85%;
c)电源电压在(220土22)V以内:d)电源频率为(50±0.5)Hz。4.2
:基本参数
检测仪基本参数如下:
a)激励频率范围;
b)通道数;
c)扫频点数;
d)增益;
e)相位;
f)显示方式。
技术要求
4.3.1激励频率
检测仪激励频率范围至少为64Hz~5MHz,且应连续可调,频率误差应小于士1%。4.3.2通道数
检测仪宜具有1个或2个以上物理通道。4.3.3相位
检测仪应具有360°相位旋转调节功能,且连续可调,步长不大于1°。4.3.4增益
检测仪增益范围应不小于50dB。宜具有X-Y增益比调节功能。4.3.5相位、幅度测量
检测仪应具有手动或自动相位、幅度测量功能,6显示方式
检测仪应至少具有直角坐标幅频、极坐标幅频等两种扫频响应信号显示方式,如图1a)、b)所示。检测仪应具有检波前单频信号波形显示功能,如图1c)所示。4.3.7灵敏度
选用适当的涡流探头在信噪比大于20dB条件下,应能使附录A标准试块上0.5mm深人工缺陷的信号幅度达到满刻度。
a)直角坐标幅频显示
b)极坐标幅频显示
JB/T12455—2015
c)检波前单频信号波形显示
图1扫频涡流检测显示方式示意图4.3.8扫频点数
宜不少于16个频率点。
4.3.9增益准确度及步距
增益的设定值与实际值问的最大线性偏差应不大:1dB。检测仪增益至少应分成五档。微调档每档步距应不大于0.5dB,粗调档每档步距应不小于5dB。4.3.10最大激励电压
最大激励电压是指当发生器输出不加负载且将其输出正弦波峰-峰值电压调整到最大时的电压,该电压幅值应不小于5V,波形畸变率应不大」5%。4.3.11不同检测通道的一致性
不同通道在使用同一探头以及相同的检测条件下,对汀标准试块上向一个人工缺陷的响应信号幅值差异应不大于3%,相位差异应不大于:5°4.3.12外观质量
检测仪的外观质量应符合GB/T2611一2007中第10章的规定。4.3.13耐温性能
检测仪的耐温性能应符合JB/T9329一1999中第3章的规定。4.3.14耐湿性能
检测仪的耐湿性能应符合JB/T9329—1999中第3章的规定。4.3.15振动性能
检测仪的振动性能应符合GB/T6587一2012中4.7的规定。4.3.16冲击性能
检测仪的冲击性能应符合GB/T6587—2012中4.7的规定。4.3.17运输性能
检测仪的运输性能应符合GB/T6587—2012中4.8的规定。3
JB/T12455—2015
5检验方法
5.1检验条件
宜在下列检验条件下进行检验:a)环境温度为25℃土5℃;
b)相对湿度为45%~75%;
c)交流供电电压为220V,误差为土2%;d)交流供电频率为50Hz,误差为土0.5Hz;e)直流供电电压,误差为额定值的土10%;f)应满足GB/T6587—2012中有关电磁兼容的规定。5.2检验用器具
检验需要下列仪器仪表:
a)0.5级的交、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b)幅度误差不大于2%、频率误差不大于0.1%的信号发生器;c)1级或优于1级的千分表;
d)不低于50MHz的双踪示波器;e)频率计或频谱分析仪。
5.3性能检验
5.3.1激励频率
在扫频涡流检测的频率范围内,平均设置十个检测频率,应包含激励频率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带载(50Q无感电阻)时的输出端的频率进行测量,与频率设定值的误差由公式(1)计算确定。4f =4=血 ×100%
式中:
f——频率设定值,单位为赫(Hz);Jm——频率测量值,单位为赫(Hz)。=1,2,...,10..
使用示波器、频率计或频谱分析仪测量频率。取AF的最大值作为该检测仪的最大频率偏差。5.3.2灵敏度
:(1)
选用适当的涡流探头,在进行平衡和提离补偿后,在附录A中的标准试块上,以恒定的速度沿着裂纹中垂线扫查切槽,应清晰观测到各切槽信号,结果应满足4.3.6的规定。5.3.3增益准确度
若信号发生器不包括衰减器,则应在信号发生器和检测仪之间安装已校准过的衰减器。利用最小增益值作为初始条件测得的每个分量输出值并形成参考值Viref和Vtef。检测仪增益至少应分成五档,每档间距为6dB以下。由相同的增益调节步距以加大检测仪的增益,并减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幅度。每档可测量两个输出分量值V和V。增益偏差按公式(2)和公式(3)计算,单位为分贝(dB):Ex=20log(V/Viref)
(2)
最大增益偏差应满足4.3.9的要求。5.3.4最大激励电压
E,=20log(V,/Vref)
JB/T12455—2015
(3)
在不加载的条件下,利用示波器或电压表测量其最大激励电压。示波器或电压表应具有高的输入阻抗(>1MQ),并且上限截止频率应包含检测仪的频率范围。5.3.5不同检测通道的一致性
在50kHz~500kHz频率范围内,选定一激励频率,设定为每个检测通道的工作频率,并利用附录A标准试块上的0.5mm刻槽调整检测仪,保持检测仪各通道的设定参数一致。使用同一探头逐通道地对同一标准试块上的指定人工缺陷进行检测,记录不同检测通道上的响应信号幅值(A1、A2、A3、、An)和相位(I、B2、、、n)。以△A=Amax-Amin、△9=Gmax-min作为检测仪不同检测通道一致性的评价结果。要求△A/Amax不大于3%,△9不大于5°。
5.3.6耐温性能试验
耐温性能的检测应按JB/T9329一1999中4.1、4.2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再对检测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4.3.13的要求。5.3.7耐湿性能试验
耐湿性能的检测应按JB/T9329一1999中4.3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再对检测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4.3.14的要求。
5.3.8振动性能试验
振动性能的试验应按GB/T6587一2012中5.9.3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再对检测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4.3.15的要求。5.3.9冲击性能试验
冲击性能的试验应按GB/T6587一2012中5.9.4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再对检测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4.3.16的要求。5.3.10运输性能试验
运输性能的试验应按GB/T6587一2012中5.10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再对检测仪进行检验,其性能仍应满足本标准4.3.17的要求。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凡出厂产品应经过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出厂检验项目检验合格,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6.1.2出厂检验项目按表1的规定。5
JB/T12455—2015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项目按表1的规定。
表1出厂检验及型式试验项目
激励频率
通道数
相位、幅度测量
显示方式
灵敏度
扫频点数
增益准确度
最大激励电压
不同检测通道的一致性
外观质量
耐温性能
耐湿性能
振动性能
冲击性能
运输性能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bZxz.net
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
“√”为必检项目,“一”为不检项目,“O”为抽检项目。6.2.2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试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型式鉴定时;a)
出厂检验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7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每台检测仪应在机壳上明显位置固定铭牌,其内容包括下列各项a)规格、型号,编号;
b)制造厂名称及商标。
2包装
检测仪的包装应符合JB/T6147—2007中第5章的规定型式试验
包装箱外壁上文字和标志应清楚,而且不应因搬运摩擦而模糊不清,其内容包括下列各项:7.2.2
a)产品名称;
b)收货单位和地址及电话;
c)发货单位和地址及电话;
JB/T12455—2015
d)包装箱应有“易碎物品”“向上”“怕雨”“禁止翻滚”等标志,以及符合GB/T191一2008规定的包装储运标志的图形和名称。3包装箱内应附有下列随行文件:7.2.3
a)产品装箱单;
b)产品合格证;
c)产品说明书(应标明执行标准编号)。7.3运输和购存
7.3.1检测仪的运输、运输存环境条件应符合JB/T9329一1999中第3章的规定。7.3.2检测仪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振动和碰撞,并应符合JB/T6147一2007中第7章的规定。3检测仪贮存地点及周围环境不应有腐蚀性气体,环境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符合JB/T9329一19997.3.3
中第3章的规定。库内保持空气流通,地面保持清洁。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