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QX/T 298-2015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柑橘
QX/T 298-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X/T 298-2015

中文名称: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柑橘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Specifications of 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Citru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5-12-11

实施日期:2016-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8935995

相关标签: 农业 气象观测 规范 柑橘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植物保护>>B18农业气象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气象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出版日期:2016-04-01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19-01-09

起草人:金志凤、姚益平、陈聪、李仁忠

起草单位:浙江省气候中心、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

归口单位: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

提出单位: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柑桶农业气象观测的基本要求、观测地段和植株的选择、物候期观测、生长状况评定、生育状况普查、生长量观测、产量要素和品质构成要素分析、主要气象灾害观测、主要病虫害观测等农业气象观测和田间工作记载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柑桶气象业务、服务和相关研究的农业气象观测。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气候中心、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志凤、姚益平、陈聪、李仁忠。

标准图片预览

QX/T 298-2015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柑橘
QX/T 298-2015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柑橘
QX/T 298-2015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柑橘
QX/T 298-2015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柑橘
QX/T 298-2015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柑橘

标准内容

ICS 07. 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298—2015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Citrus2015-12-11发布
中国气象局
2016-04-01实施
术语和定义
观测原则
观测地段和植株的选择
物候期观测
生长状况评定
生育状况调查
生长量观测
产量要素与品质构成要素分析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观测
主要病虫害观测
主要田间工作记载
农气簿/表填写
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鉴定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免费标准bzxz.net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规范性附录)
附录G(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地段和植株选择
柑橘物候期观测
柑橘生长量观测
柑橘产量要素观测
柑橘病虫害观测
观测簿/表填写
柑橘农业气象观测簿/表格式
Qx/T298—2015
Qx/T298—2015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9)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气候中心、法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志凤、姚益平、陈聪、李仁忠。日
1范围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Qx/T298—2015
本标准规定了柑橘农业气象观测的基本要求、观测地段和植株的选择、物候期观测、生长状况评定,生育状况普查、生长量观测、产量要素和品质构成要素分析、主要气象灾害观测、主要病虫害观测等农业气象观测和田间工作记载方式。本标准适用于柑橘气象业务、服务和相关研究的农业气象观测。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
物候期citrus phenophase
橘树各器官受一年内季节气候条件影响而有规律地进行萌芽、抽梢、开花、结果以及根、茎、叶、果等一系列相应的动态变化。
落花落果率thepercentageofblossomdropandfruitdrop果树自身生理、灾害性天气或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花(蕾)或果实脱落数占开花始期蕾、花总数的百分率。
注:保留一位小数。
the percentage of bear fruit坐果率
果树实际结果数占开花始期蕾、花总数的百分率。注:保留一位小数。
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solid
果实中所有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3观测原则
平行观测。一方面观测柑橘生长环境的物理要素(包括气象要素等),另一方面观测柑橘的物候期进程、生长状况、产量的形成,气象台站的基本气候观测,作为平行观测的气象观测部分。点与面结合。既要有相对固定的观测地段进行系统观测,又要在柑橘主要物候期和重大气象灾害、病虫害发生时,对大面积橘园进行普查。4观测地段和植株的选择
应选择能代表当地一般情况下气候、土壤、地形、地势、栽培管理和产量水平的地段作为观测地段。地段一旦选定宜保持长期稳定,确需调整时应备注说明。1
Qx/T298—2015
观测植株分区观测。每区各选连续的5株,观测地段和观测植株应保持长期稳定,如确需调整的另选时应备注说明。
新枝生长量、落花落果率、坐果率等观测应选择固定的观测枝或观测果,如出现观测枝或观测果非自然折损或脱落,应重新选取相似枝条或果实代替观测,并备注说明。地段和植株选择的具体要求见附录A。5物候期观测
5.1柑橘观测的物候期
根据柑橘生物学特性,确定柑橘主要观测和记载的物候期。柑橘应观测的物候期包括: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停梢期、现蕾期、开花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期、第二次生理落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着色期和成熟期。
5.2观测时间
观测时间根据柑橘观测物候期出现的规律开展,临近物候期一般隔日进行巡测。旬末,应巡视观测;开花期应每日进行观测;物候期间隔时间很长,可逢5和旬未进行观测,临近物候期再恢复隔日观测。在规定的观测时间内,遇妨碍观测的天气,应在其结束后及时补测,并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5.3物候期的确定
萌芽期:芽裂开约0.2厘米。
新梢生长期:新梢出现,茎体长0.5厘米。分春(立春至立夏)梢、夏(立夏至立秋)梢、秋(立秋至立冬)梢、冬(立冬至立春)梢进行记载。若存在夏梢需进行抹芽,秋梢出现少,或不能成为第二年的结果母枝,冬梢极少出现等现象的,可不作相应物候期的观测记载,但需备注说明。停梢期:新梢长到一定时期后先端停止生长,数日后芽顶端发生自行断裂脱落(顶芽自枯)。结合新枝生长量动态定枝观测。
现蕾期:植株在个别枝条上出现花蕾。开花期:花瓣展开,能窥见雌雄蕊。选定枝条进行定花量观测(可与落花落果观测在同一枝条上进行)。
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凋花后子房已经膨大,果实带果柄一起脱落。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开花约一个月后的幼果,从蜜盘处脱落(不带果柄)。果实膨大期:果实快速增重增大,横向生长明显比纵向生长加快,海绵层(或称白皮层)变薄,砂囊迅速增大,彼此分离,含水量迅速增加,故又称上水期。种子内容物已充实硬化,果实大小因品种而异。如温州蜜柑直径一般约为3厘米。
果实着色期:果实绿色减退,因品种不同出现黄、橙黄或橙红等颜色。成熟期:半数果实达到该品种的典型大小、色泽和风味。除开花期观测外,柑橘其他物候期通过目测确定。6生长状况评定
生长状况评定在柑橘的萌芽、春梢生长、现蕾、开花、第一生理落果、第二生理落果、果实膨大、果实着色和成熟的各个物候盛期进行。柑橘生长状况评定标准见表1。评定方法目测。2
评定标准
果树生长状况好
果树生长状况中等
果树生长状况不好或较差
生育状况调查
7.1调查原则
表1柑橘生长状况评定标准
Qx/T298—2015
植株健壮,芽梢、叶色正常,花序发育良好,果实发育正常,坐果率高。没有或仅有轻微的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对生长影响极小。预计可达到丰产年景的水平。花序发育正常,坐果率正常。果树遭受病虫影响或气象灾害较轻。预计可达到平均产量年景的水平。
叶色不正常,花序发育不良,花质偏差,花量较少,落花落果量较大。果树遭受明显的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影响。预计产量较低,是减产年景。根据当地的气象决策服务或农业生产需要,在柑橘生长的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选择不同生产水平的橘园进行柑橘生育状况的调查。7.2调查地点
在当地县(市、区)境内,选择柑橘高、中、低产量水平的三类有代表性的地块(以观测地段代表一种产量水平,另选两种产量水平地块)。可结合农业部门资料调查或分片设点进行。7.3调查时间和调查内容
在柑橘开花始见后3天内定花(蕾)基数,在果实膨大盛期后3天内进行落花落果率调查,在成熟期进行坐果率、果径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8生长量观测
8.1观测项目
新枝长度、落花落果率、坐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2观测时间和方法
落花落果率观测应在开花始期时,选定观测枝,确定观测基数,坐果率观测基数沿用落花落果率观测基数和观测枝。果实膨大盛期当旬末观测坐果率,可不测落花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观测,各小区分别固定2株观测植株,每株每次取样1个代表性果实。柑橘生长量观测项目和物候时段见表2。具体观测方法见附录C。
表2柑橘生长量观测
观测项目
新枝长度
落花落果量
春梢生长盛期一停梢期
物候时段
第一次生理落果期一果实膨大盛期3
Qx/T298—2015
坐果数
果实膨大量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观测项目
产量要素与品质构成要素分析
91产量要素
单果重、单株果实重。
2品质构成要素
表2柑橘生长量观测(续)
果实膨大盛期一成熟期
果实膨大始期一成熟期
果实膨大始期一成熟期
物候时段
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可食率、果皮厚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9·3测定时间
柑橘成熟期3天内,并在采摘当天完成产量测定和分析。9·4测定和分析方法
每个观测植株应进行单独采收,及时进行质量和品质分析。具体方法见附录D。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观测
10.1观测内容
冻害、涝灾、干旱、冰、风灾等。10·2观测时间和地点
观测时间:在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观测。从柑橘受害开始至受害症状不再加重为止。观测地点:在柑橘观测地段上进行。若灾害大范围发生,还应做好全县(市、区)范围内的调查。10·3观测和记载项目
10·3·1发生灾害的名称、受害期及受害程度10°3.1.1灾害名称
记录实际发生的灾害名称。
10°312受害期
灾害开始发生,橘树出现受害症状时记为灾害开始期,灾害解除或橘树受害部位症状不再发展时记为终止期。
103.1.3受害程度
根据植株和器官的受害症状、受害百分率以及预计灾害对未来产量的影响,综合评定受害程度,分4
Qx/T298—2015
轻、中、重记载,见表3。灾害发生后对抗灾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灾害的恢复情况也应详细记载。有的灾害发生后受害特征不能很快表现出来,增加了观测的困难,因此要在易受灾害性天气危害时期加强观测。
受害部位及症状:整个植株的某些器官受害,如根、枝条、叶、花蕾、花、果实、种子等。受害症状有叶卷缩或脱落,树杆、枝条折断,花蕾和果实脱落,整株死亡等。具体如下:植株:植株倒伏及其程度,以约估15度、45度、60度、90度等记载,被水淹没程度(下部、一半、a)
全部等)。
根:被水淹没或部分外露,全部外露或翻。树干和枝:梢受害,上部或基部,某节位受害。枝条变色,干枯,折断及部位。叶:叶子边缘或植株上部,下部叶子完全变色,卷缩凋萎,干枯,脱落,腐烂。d)
花序、花蕾、花:植株上部或下部花蕾、花变色、脱落。e)
果实或种子:未正常成熟干瘾脱落、腐烂。植株受害百分率用受害植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表示;器官受害百分率用目测估计,如叶片受害,则估计受害叶片占总叶片数的百分率。表3柑橘受害症状及受害程度
树干、叶片受冻
植株部分被淹,叶片菱蒿
旱象露头。果实膨大受阻
叶片击破,脱落
植株倒伏15度以内
1032受灾期间天气气候情况分析中
萌生的新芽受冻死亡
1/2植株被淹,少量落叶
旱象发展。叶片卷曲
枝条折断,少量花或果实击落
植株倒伏16度~45度
全株受害,植株死亡
树冠被淹,全部叶片脱落
旱情严重。植株死亡
大量花、果实击落,树体损伤严重植株倒伏46度以上
灾害发生后,记载实际出现使柑橘受害的天气气候情况,在灾害开始、增强和灾害结束时记载分析。主要分析导致灾害发生的前期气象条件,灾害开始至终止期间的气象条件,以及气象条件发生的变化,使灾害解除的气象条件,对柑橘产量、品质的影响等。发生不同灾害时天气气候情况记载的内容见表4。
表4柑橘农业气象灾害及期间的天气气候情况灾害名称
持续日数、极端最低气温及日期过程降水量及日期
天气气候情况记载内容
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干旱期间的降水量和天数、地段干土层厚度(厘米)、土壤相对湿度(%)最大冰直径(毫米)、积雪厚度(厘米)过程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及日期过程降雪日数、降雪量
Qx/T298—2015
11主要病虫害观测
11.1观测内容
日灼病、天牛、黄龙病、花蕾、疮沥病、红蜘蛛、潜叶蛾、锈壁虱、炭疽病等。主要病虫害受害症状见附录 E。
11.2观测时间和地点
在病虫害发生时开始观测并记载,直至病虫害不再蔓延或加重为止。观测地点一般选在柑橘观测地段。
11.3观测和记载项目
发生灾害的名称
记载学名,禁止记各地的俗名。11.3.2
2受害期
当发现柑橘受病虫为害时,记为发生期;病虫发生率高,记为猬癫期;病虫害不再发展时记为停止期。
11.3.3受害程度
记录柑橘受害的器官及部位,并根据表5判断受害程度。表5柑橘受害部位及受害程度
受害部位
2主要田间工作记载
12.1记载要求
树干、叶片受害
农事活动记载应遵守以下原则:中
花、果实受害
按实际的项目和内容,用通用术语记载项目名称。a)
b)同一项目进行多次观测时,要记明时间、次数。C)数量、质量、规格等计量单位用法定计量单位记录。12.2记载时间
全株受害,植株死亡
在物候期观测的同时,记载观测地段上实际进行的项目起止日期、方法和工具等。若项目已经结束,应及时向果农了解,补记田间记录。12.3记载项目和内容
主要记载施肥、病虫害防治、疏花疏果、灌溉、采收等。6
3农气薄/表填写
Qx/T298—2015
所有观测和分析内容均应按规定填写农气观测簿/表,并按规定时间上报主管部门。具体填写方法见附录F,簿/表样式参见附录G。14
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鉴定
总结分析柑橘越冬期至成熟期间(前一年12月至当年11月)的气象条件,主要从积温、降水、日照条件等方面,分析气象条件对柑橘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利弊影响。同时,还应分析气象灾害、病虫害等的发生情况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