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YB/T 4498-2015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
YB/T 4498-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B/T 4498-2015

中文名称: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Cast iron water-cooling furnace mouth for BOF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5-07-14

实施日期:2016-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铸铁 水冷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77.180冶金设备

中标分类号:冶金>>冶金机械设备>>H92冶金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25.0

出版日期:2016-0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沈锰、铁金艳

起草单位:河北天宇高科冶金铸造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冶金机电标准化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冶金机电标准化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的产品分类、型号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砂型铸造工艺生产的埋管式铸铁水冷炉口。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冶金机电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天宇高科冶金铸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锰、铁金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3.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
GB/T 223.5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砷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59 钢铁及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 223.6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
GB/T 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3.64 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223.64-2008,ISO 10700:1994,IDT)
GB/T 223.67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 223.67-2008,ISO 10701:1994,IDT)
GB/T 223.68 钢换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7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 223.72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223.85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 223.85-2009,ISO 4935:1989,IDT)
GB/T 223.86 钢铁及合金 总碳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 223.86-2009,ISO 9556:1989,IDT)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ISO 6892-1:2009,MOD)
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 985.1-2008,ISO 9692-1:2003,MOD)
GB/T 1348 球墨铸铁件(GB/T 1348-2009,ISO 1083:2004,MOD)
GB 3087-2008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 6060.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铸造表面
GB/T 6414-1999 铸件 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 8162-2008 结构用无缝钢管
GB/T 8163-2008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 8923.1-201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ISO 8501-1:2007,IDT)

标准图片预览

YB/T 4498-2015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
YB/T 4498-2015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
YB/T 4498-2015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
YB/T 4498-2015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
YB/T 4498-2015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

标准内容

ICS77.180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4498—2015
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
Cast iron water-cooling furnace mouth for BOF2015-07-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01-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冶金机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天宇高科冶金铸造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猛、铁金艳。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YB/T4498—2015免费标准bzxz.net
1范围
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
YB/T4498—2015
本标准规定了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以下简称炉口)的产品分类、型号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等。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砂型铸造工艺生产的埋管式铸铁水冷炉口。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3.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GB/T223.58
GB/T223.59
GB/T223.60
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GB/T223.6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GB/T223.63
GB/T223.64
10700:1994,IDT)
GB/T223.67
10701:1994,IDT)
GB/T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223.64—2008,ISO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223.67—2008,ISO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GB/T223.7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重量法GB/T223.72
GB/T223.85
4935:1989,IDT)
GB/T223.86
硫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223.85一2009,ISO钢铁及合金
钢铁及合金
ISO9556:1989,IDT)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223.86—2009,总碳含量的测定
GB/T228.13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一2010,ISO6892一12009,MOD)
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一2008,ISO9692—12003,MOD)
GB/T1348球墨铸铁件(GB/T1348—2009,ISO1083:2004,MOD)GB3087—2008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T6060.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GB/T6414—1999争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8162—2008
GB/T8163—2008
结构用无缝钢管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GB/T8923.1—2011
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ISO8501-1:2007,IDT)1
YB/T4498—2015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9445—2008,ISO9712:2005,IDT)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20066—2006,ISO14284;1996,IDT)
GB/T24234铸铁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YB/T4073—2007高炉用铸铁冷却壁JB/T5000.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JB/T5000.12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JB/T5000.1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3部分:包装NB/T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3产品分类、型号标记
3.1产品分类
3.1.1按炉口的结构形式分类:整体式炉口、分体组合式炉口。3.1.2按炉口与转炉的联接方式分类:楔销固定、螺栓固定。3.1.3整体式炉口结构见图1;分体组合式炉口结构见图2。A-A
炉口本体;
冷却水管;
安装孔。
整体式炉口示意图
3.2产品型号标记
说明:
设计代号
炉口本体;
冷却水管;
安装孔。
图2分体组合式炉口示意图
结构形式:Z一整体式、F一分体组合式配套转炉公称容量(t)
炉口代号
分体组合式炉口,在F前增添阿拉伯数字,以表示分为几部分。2-
设计代号:设计代号表示方式及其内涵由制造厂自定。3.3标记示例
YB/T4498—2015
示例:LK300一4FA表示第1次改进设计的由4部分组成的分体组合式300t转炉炉口。4技术要求
4.1炉口本体材质
4.1.1炉口本体材质应采用QT400-15、QT400-18或QT400-20,如需方另有要求可以协商确定。4.1.2炉口单铸试样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单铸试样的力学性能
QT400-15
QT400-18
QT400-20
抗拉强度Rm/MPa屈服强度ReL/MPa≥400
≥400
≥250
≥250
≥250
炉口附铸试样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伸长率A/%
表2附铸试样的力学性能
QT400-15A
QT400-18A
QT400-20A
4.2冷却水管
抗拉强度Rm/MPa屈服强度Rea./MPa>370
伸长率A/%
参考指标
布氏硬度HBW
120~180
120~175
120~175
主要基体组织
铁素体
铁素体
铁素体
参考指标
布氏硬度HBW
120~180
120~175
120175
主要基体组织
铁素体
铁素体
铁素体
4.2.1铸人炉口的冷却水管应采用符合GB/T8163—2008或GB3087—2008规定的无缝钢管,材质应为10或20钢。
4.2.2有剥落性锈蚀的钢管不允许使用。4.2.3冷却水管要求采用冷弯,弯曲处不允许出现皱褶、凹扁、起皮、伤痕。冷却水管弯曲半径R=(1.5~2)D(D为钢管外径)。弯曲半径的尺寸公差为士2mm,水管中心距公差为士5mm。弯曲后的水管可进行局部的热矫形,但加热部位不能有过烧及明显的起皮现象。4.2.4由于弯曲引起的壁厚减薄量应小于管壁厚的18%,弯曲部位的椭圆度应小于14%。4.2.5冷却水管的展开长度不超过6m时不允许存在接头,超过6m时每6m之内允许存在一个接头。接头距离弯曲部位应大于200mm或处于相邻两个弯曲部位的中间位置,采用对焊焊接,焊接后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不低于炉口的试验压力。水压试验合格后在接头处加焊保护套管。4.2.6成形后的冷却水管应进行通球检验,球径为水管内径的76%土0.2mm。4.2.7冷却水管表面应进行喷砂或抛丸除锈,清理等级应达到GB/T8923.1一2011中规定的Sa2%级。除锈后进行防渗碳处理。
4.2.8水管弯制完成后,应对水管的弯曲部位抽样进行渗透探伤检验。4.3焊接
4.3.1冷却水管对焊接头及坡口型式与尺寸应符合GB/T985.1的规定。焊接工艺及对焊工的要求应符合JB/T5000.3的规定;焊缝不允许存在未焊满、未焊透、裂纹、夹渣、表面气孔等焊接缺陷。4.3.2进出水管联接法兰的焊接和水管接头处保护套管的焊接应符合JB/T5000.3的规定。3
YB/T4498—2015
4.4其他铸入件
4.4.1进出水管的保护管采用符合GB/T8162一2008规定的无缝钢管,材质应为20钢。4.4.2铸入件的铸入部分应进行除锈和防渗碳处理,参照4.2.7的规定执行。4.5炉口的制造
4.5.1冷却水管及其他铸入件表面的防渗碳涂层不允许有脱落和空缺。4.5.2在铸型中不允许对冷却水管进行直接焊接固定。4.5.3要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铸入件牢固的铸入炉口本体,铸入位置要符合图纸及技术文件的规定。4.5.4炉口在铸造过程中,冷却水管内壁应采取有效的防氧化措施。4.5.5炉口制造完成后,应进行消除应力处理,处理方法由供需双方商定,4.6炉口尺寸公差
炉口尺寸公差按图样及技术协议(或技术文件)执行。如无特殊要求按下面规定执行:炉口的厚度尺寸公差为士5mm;
炉口内环直径尺寸公差为+1°mm;b)
非机械加工炉口的安装法兰组装后下表面的平面度公差≤5mm;c)
d)冷却水管进出口中心位置尺寸公差为士5mm,露出本体长度尺寸公差为士10mm;冷却水管铸人位置尺寸公差为士10mm;e)
安装孔的直径尺寸公差为+mm,中心线位置尺寸公差为士3mmf
炉口其他尺寸公差应符合GB/T6414——1999中CT13级规定。g)
4.7炉口表面质量
4.7.1炉口表面附着的型砂、芯砂和粘砂必须清除干净,浇口、冒口及飞边毛刺等均应进行铲除并打磨平整,铲除时不应伤到铸件本体。4.7.2炉口的任何部位不允许存在裂纹、冷隔缺陷。4.7.3炉口内环及距此100mm范围内不允许存在任何铸造缺陷。4.7.4其他表面缺陷:当其深度≤5mm,单个缺陷直径≤10mm,在100mm×100mm内不多于两处,可不进行处理;当其深度≤15mm,单个缺陷直径≤40mm,允许进行焊补,但每件炉口不得超过三处,焊补后应立即对焊补区进行适当的消除应力处理,以免产生裂纹。4.7.5铸件缺陷超过4.7.4的规定范围或出现局部孔洞时,在保证使用性能和外观质量的情况下,经需方同意,方可焊补修整。
4.7.6机械加工表面不充许存在任何缺陷。4.7.7机械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按图样规定执行,非机械加工表面的粗糙度Ra≤100μm。4.8涂装
4.8.1炉口的涂装应按照JB/T5000.12的规定执行。进出水管(包括保护管)的外露部分应涂防锈漆。4.8.2机械加工面应涂防锈油,并覆盖油纸或塑料布。5试验方法
5.1炉口材质的力学性能检验
5.1.1单铸试块的制备按GB/T1348的规定执行5.1.2每件炉口均应制取附铸试块,试块的形状和尺寸按GB/T1348的规定执行,试块具体位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1.3拉伸试样按GB/T1348的规定进行制备5.1.4拉伸试验按GB/T228.1的规定执行,试样与铸件在同等状态下进行力学性能试验。4
5.2炉口材质的化学成分分析
5.2.1化学成分应逐包取样检验。YB/T44982015
5.2.2光谱化学分析按GB/T24234的规定执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GB/T223相关标准规定执行,取样规则按GB/T20066的规定执行。5.3冷却水管的防渗碳检验
5.3.1冷却水管防渗碳试块的制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3.2冷却水管的防渗碳检验方法参照YB/T4073—2007中附录A的规定执行。5.3.3冷却水管与炉口本体的结合情况及冷却水管的防渗碳效果,以防渗碳试块的检验结果为判断依据,按照YB/T4073—2007中附录A的规定执行。5.4冷却水管弯曲部位的检验
5.4.1椭圆度采用游标卡尺进行检验。5.4.2壁厚减薄率采用测厚仪进行检验。5.4.3弯曲部位的探伤检验按照NB/T47013.5一2015的规定执行,应达到I级质量标准。每根水管抽取一个弯曲角度大于90°且弯曲半径最小的部位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应持有符合GB/T9445规定的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证书。
5.5炉口外观检验
炉口表面质量及涂装用目视检查。5.5.1
炉口尺寸公差使用适宜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必要时辅以样板检测。5.5.2
冷却水管的伸出角度用样板或角度尺检测。5.5.4表面粗糙度采用符合GB/T6060.1规定的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进行比较,通过视觉和触觉进行评定。
5.6通球试验
5.6.1每件炉口均应进行通球试验。5.6.2通球直径比4.2.6条规定的球径小2mm,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正反方向均顺利通过为合格。5.7水压试验
5.7.1每件炉口均应进行水压试验。5.7.2水压试验压力为1.8MPa,试验用压力表精度不得低于1.6级,环境温度≥5℃C。试验用水的温度应与炉口的温度相同。
5.7.3水压试验应缓慢升压,待系统达到试验压力稳压后,保持2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6检验规则
6.1炉口产品由供方检验合格后出厂,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6.2炉口的力学性能以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作为验收依据。6.3炉口水管以防渗碳检验、通球试验、水压试验的结果作为验收依据。6.4炉口外观检验项目均作为验收依据。6.5炉口材质的化学成分、届服强度、硬度、金相、水管弯曲部位检验仅作为制造厂质量评定的参考,不作为验收依据。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7.1标志
炉口的外侧面应铸出产品的型号标记、生产厂家代码及生产序列号。7.2包装
YB/T4498—2015
7.2.1炉口产品出厂前,要对进出水管管口进行可靠的封堵,并做出一次性标记。7.2.2炉口的包装方式按照JB/T5000.13的规定执行。7.2.3需方自提或汽运时可不包装。7.3运输
7.3.1运输中严禁撞击进出水管,以免变形或折断。7.3.2其他应符合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7.4贮存
7.4.1炉口产品应贮存在防雨、防潮的场所,底部放置平整,避免变形。7.4.2装卸时应采取防碰撞措施,保护好进出水管和机械加工面。7.5质量证明书
验收合格的产品由供方签发合格证。合格证应包含以下内容:
产品图号;
产品标准号;
产品名称;
合同编号;
产品型号及生产序列号;
生产厂家名称或厂标;
制造日期。
炉口出厂时,供方质量检验部门应提供炉口的检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155024-0775
15502\407752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
行业标准
转炉用铸铁水冷炉口
YB/T4498—2015
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北河沿大街嵩祝院北巷39号邮政编码:100009
北京七彩京通数码快印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2015年11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7千字
2015年11月第一次印刷
统一书号:155024·0775
定价:25.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