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JB/T 20037-2016真空浓缩罐
JB/T 20037-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20037-2016

中文名称:真空浓缩罐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Vacuum concentrating tank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6-04-05

实施日期:2016-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真空 浓缩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11.120.30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制药、安全机械与设备>>C91原料药加工机械与设备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B/T 20037-200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出版日期:2017-09-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范建兵、曾毅、王庆

起草单位:常熟市春来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凯迪药化机械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制药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6)

提出单位: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真空浓缩罐的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真空状态下进行蒸发的真空浓缩罐。


标准图片预览

JB/T 20037-2016真空浓缩罐
JB/T 20037-2016真空浓缩罐
JB/T 20037-2016真空浓缩罐
JB/T 20037-2016真空浓缩罐
JB/T 20037-2016真空浓缩罐

标准内容

ICS11.120.30
备案号:54641—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药机械行业标准JB/T20037—2016
代替JB20037—2004
真空浓缩罐
Vacuum concentrating tank
2016-04-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6-09-01实施
本标准是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修订。
JB/T20037—2016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本标准代替JB20037—2004《真空浓缩罐》,与JB20037—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a)删除了JB20037—2004的主要章、条:基本参数(见2004版3.3);
制造要求(见2004版4.2);
安全附件要求(见2004版4.4);-制造检验(见2004版5.3);
安全附件检验(见2004版5.5)。修订了JB20037—2004的主要章、条:b)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4版第2章);电气安全(见4.4,2004版4.3);电气安全试验(见5.4,2004版5.4);型式试验条件(见6.3.1,2004版6.2.2.1)。c)本标准增加的主要章、条:
-要求(见4.1);
性能(见4.5.2、4.5.6、4.5.8);性能试验(见5.5.2、5.5.6、5.5.8)。本标准由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制药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常熟市春来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凯迪药化机械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建兵、曾毅、王庆。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Y0025—1990;
—JB20037—2004。
1范围
真空浓缩罐
JB/T20037--2016
本标准规定了真空浓缩罐的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真空状态下进行蒸发的真空浓缩罐(以下简称“浓缩罐”)。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0一2011(所有部分)压力容器GB/T151—2014热交换器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836.1一2010爆炸性气体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T4272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6388
GB/T9969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011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GB/T13306标牌
GB/T16769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级测量方法GB/T24342一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JB/T4711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YY/T0216—1995制药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TSG21一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分类和标记
3.1分类
浓缩罐按结构特征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3.2标记
3.2.1型号编制
型号编制按YY/T0216--1995的规定。ZN
规格代号:蒸发量(kg/h)
型式代号:静态不作表示,动态用“D”表示功能代号:蒸发设备
JB/T20037-2016
3.2.2标记示例
示例1:ZN500型:表示蒸发量为500kg/h的静态真空浓缩罐。示例2:ZND160型:表示蒸发量为160kg/h的动态真空浓缩罐。4要求
4.1设计及制造
浓缩罐受压元件的设计、制造、检验、验收应符合GB150.1~150.4—2011、GB/T151—2014和TSG21一2016的有关规定。
4.2材料bzxz.net
4.2.1与物料或有要求的工艺介质直接接触的零部件均应采用耐腐蚀、不脱落,不与物料或有要求的工艺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和不吸附物料的材料制造。4.2.2与物料或有要求的工艺介质直接接触的密封件应采用无毒、无味、无颗粒脱落、耐热且耐腐蚀的材料。
4.3表面质量
4.3.1浓缩罐的外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清洁盲区。4.3.2浓缩罐的管道应排列整齐,接口处应有管道内容物名称及流向的标识。4.3.3与物料或有要求的工艺介质直接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清洗盲区,所有转角处应圆滑过渡,其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0.8μm。4.4电气安全
电气系统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2008中8.2.3的规定。4.4.1
4.4.2电气系统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5226.1~-2008中18.3的规定。电气系统的耐压性能应符合GB5226.1--2008中18.4的规定。4.4.3
4.4.4电气系统的按钮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0.2的规定。4.4.5电气系统的指示灯和显示器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0.3的规定。4.4.6电气系统的配线应符合GB5226.1—2008中13.1.1、13.2.1、13.2.2、13.3、13.4.1的规定。4.4.7电气系统的标志、警告标志和参考代号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第16章的规定。4.4.8浓缩罐使用环境及溶媒介质有易发生燃烧、爆炸危害情况的,其电气要求应符合GB3836.1一2010的相关规定,并应在浓缩罐电气装置的明显地方设有防爆型式标志。4.5性能
4.5.1与物料或有要求的工艺介质直接接触的表面(含内件)应能在位清洗。4.5.2快开门及阀门应启闭方便、灵活。4.5.3保温层应符合GB/T4272的有关规定,保温层外表面温度应不高于40℃。4.5.4浓缩罐冷却水管路应畅通,连接部位密封应无渗漏。4.5.5浓缩罐应能承受一0.09MPa的负压,其最大真空允许泄漏率1.25×103Pa·L/s。4.5.6蒸发量应不小于浓缩罐标识的数值,加热蒸汽耗量与蒸发量的比值应不大于1.15,冷却水耗量与蒸发量的比值应不大于20。
注1:蒸发量是以纯化水为介质时测得。2
注2:冷却水耗量是以进水温度25℃,出水温度35℃时测得。4.5.7浓缩罐负荷运转的噪声应不大于80dB(A)。4.6浓缩质量
浓缩倍率应能达到1.2~1.3。
5试验方法
5.1设计、制造试验
JB/T 20037--2016
浓缩罐受压元件按GB150—2011(所有部分)、GB/T151--2014和TSG21-2016的有关规定检验。查验设计、制造单位相应的设计、制造许可证证书。5.2材料试验
查验材料的材质证明书,当不能证明材质时,应按相应材料标准进行复验。5.3表面质量试验
目测浓缩罐的外表面质量。
5.3.2目测管道排列和标识。
5.3.3目测表面质量,用经过检定的表面粗度仪测定Ra值。5.4电气安全试验
5.4.1电气系统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按GB5226.1---2008中8.2.3和GB/T24342—2009中6.2的规定检验。
5.4.2电气系统的绝缘电阻按GB5226.1-2008中的18.3的规定检验。5.4.3电气系统的耐压试验按GB5226.1--2008中的18.4的规定检验。5.4.4电气系统的按钮、按GB5226.1一2008中的10.2的规定检验。5.4.5电气系统的指示灯和显示器按GB5226.1-2008中的10.3的规定检验。5.4.6电气系统的配线按GB5226.1一2008中第13章的规定检验。5.4.7电气系统的标记、警告标志和参照代号按GB5226.1一2008中第16章的规定检验。5.4.8
防爆型电器,其电气安全性能按GB3836.1-2010中3.7的规定检验。5.5
性能试验
5.5.1在位清洗试验
5.5.1.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下:
a)试验器具:经过检定的计时器,紫外灯b)试验介质:纯化水、15mg/L的核黄素溶液;c)试验参数:纯化水压力0.2MPa~0.25MPa;清洗流量4L/(min·m)~12L/(min·m2)。5.5.1.2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a)将15mg/L的核黄素溶液喷洒于罐体内表面,用紫外灯确认内表面是否已经被核黄素溶液3
JB/T20037—2016
覆盖;
b)通人纯化水清洗罐体内表面;c)5min后停止进水,用紫外灯对罐体内表面进行检查,确认核黄素溶液没有残留。5.5.2快开门试验
查验快开门及阀门的启闭是否方便、灵活。5.5.3保温层试验
按GB/T4272的规定检查保温层质量。在保温层外表面的上、中、下部各选4~6个点,用经过检定的表面温度计测量温度。
5.5.4冷却水管道密封试验
由进水口通人压力不小于0.3MPa的冷却水,从出水口自然排出,试验完毕,在管道连接处用纸擦拭,查验有无渗漏。
5.5.5真空泄漏率试验
5.5.5.1试验用器具:经过检定的真空表、热偶真空仪、计时器。5.5.5.2试验步骤
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
a)连接真空系统,关闭浓缩罐所有接口、人孔、阀门;b)开启抽真空系统,当浓缩罐内达到一0.09MPa时,关闭真空系统,用热偶真空仪测量罐内保压的起始压力;
30min后用热偶真空仪测量罐内保压的终止压力;c)
d)按式(1)计算真空泄漏率:
R=(2p)· V/△t
式中:
真空泄漏率,Pa·L/s;
容器内的保压起始压力,Pa;
一容器内的保压终止压力,Pa;—容器公称容积,L
At保压起始到终止的时间,s。
5.5.6蒸发量,加热蒸汽耗量、冷却水耗量与其比值的试验5.5.6.1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下:
a)试验器具:经过检定的计时器、标准量筒、转子流量计及蒸汽流量计;试验介质:甘草提取液;
(1)
试验参数:罐内压力一0.08MPa;夹套内蒸汽压力0.15MPa;冷却水进口压力0.3MPa。c
5.5.6.2试验步骤
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
a)浓缩罐内注人甘草提取液至公称容积,蒸汽管道进口处安装蒸汽流量计,冷却水管道进口处安4
装转子流量计,启动浓缩罐负荷运行;JB/T20037--2016
当罐内真空达到设定值15min后,用蒸汽流量计、转子流量计记录10min的用量,同时用标b)
准量简测量蒸发产生的凝液量,共测量3次,每次间隔5min,取3次的算术平均值;c)按式(2)、式(3)、式(4)分别计算加热蒸汽耗量、冷却水耗量和蒸发量:QA
式中:
加热蒸汽耗量,kg/h;
-第i次试验10min内加热蒸汽用量,kg。Qg
式中:
Q冷却水耗量,kg/h;
式中:
第i次试验10min内冷却水用量,kg。Q=
蒸发量,kg/h;
第i次试验10min内蒸发产生的凝液量,kg。(2)
·(3)
(4)
按式(5)计算加热蒸汽耗量与蒸发量的比值(RA)、按式(6)计算冷却水耗量与蒸发量的比值d)
(Rg):
5.5.7噪声试验
浓缩罐负荷运转时的噪声按GB/T16769的规定进行测量。5.6浓缩质量试验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下:
a)试验器具:经过检定的计时器及密度计;b)试验介质:甘草提取液;
(5)
c)试验参数:罐内压力一0.08MPa;夹套内蒸汽压力0.15MPa;冷却水进口压力0.3MPa。5.6.2
试验步骤
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
用密度计测定甘草提取液的初始密度;a)
浓缩罐内注人甘草提取液至公称容积,启动浓缩罐负荷运行;b)
当罐内真空达到设定值2h后放出浓缩液,用密度计测定其密度;按式(7)计算浓缩倍率:
JB/T20037-2016
式中:
浓缩倍率;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甘草提取液的初始密度,kg/m\;浓缩液的密度,kg/m2。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出厂检验
6.2.1每台浓缩罐经制造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按表1的规定逐台进行检验,合格的方能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表1出厂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设计及制造
表面质量
电气安全
要求的章条号
4.5.1~4.5.4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5.5.1~5.5.4
6.2.2在出厂检验中如发现有不合格项目时,允许退回修整,修整后检验仍不合格的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品。
型式检验
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试验:新产品定型鉴定或投产鉴定时;a)
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进,可能影响性能时;c
产品停产1年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最近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及产品认证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质量仲裁需要时。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的项目为本标准的全部要求,如制造单位不具备试验条件的项目,则允许在产品使用单位进行试验。
6.3.3抽样规则
型式检验的样机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按GB/T10111规定的方法抽取10%,且不小于6
3台,检测1台。
6.3.4判定规则
JB/T20037-2016
型式检验中,若电气安全性能的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绝缘电阻、耐压和设计制造中有一项不合格项,即判定该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若其他项有不合格时,允许在已抽取的样机中加倍复测不合格项,仍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7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与贮存7.1标志
7.1.1产品标牌装在浓缩罐的明显部位,标牌内容按GB/T13306和TSG21-2016中4.1.5的规定。7.1.2防爆电气装置需在电气装置的明显位置上安装铭牌。7.1.3提取罐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T191的规定。7.1.4提取罐的运输收发货标志按GB/T6388的规定。7.2使用说明书
浓缩罐的使用说明书按GB/T9969的规定。7.3包装
7.3.1浓缩罐的运输包装按JB/T4711的有关规定。罐内易发生振颤的部件有可靠的防振、减振措施,裸装露在外的管口、视镜等部件采用封闭措施。7.3.2浓缩罐包装箱内附有下列技术文件:a)
竣工图样;
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b)
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设计单位提供的压力容器设计文件;使用说明书;
装箱单;
仪器、仪表校验合格证。
7.4运输
浓缩罐的运输按国家铁路、公路和水路货物运输的有关规定。7.5贮存
浓缩罐贮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或有遮蔽的场所,不得倾斜或重压。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