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2714.1-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HG/T 2714.1-1995
中文名称:气胀救生筏 A、D型筏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造船和海上建筑物>>47.080小型船
中标分类号:船舶>>舾装设备>>U27救生设备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气胀救生筏
A、D型筏
HG2714.1-1995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海事组织(IMO)《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3/1988年修正案》海大决议A.689[17)(1991)《救生设备试验》,以及ISO/TR6065(1991)《造船和船舶结构——充气救生筱材料》。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胀救生筱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际航行船舶用的抛投式气胀救生筱和可吊式气胀救生筱。统称救生筱。2引用标准
GB/T1690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7537橡胶涂覆织物加速老化试验9橡胶涂覆织物停放与试验的标准环境GB/T7539
GB/T10720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涂覆层粘附强度的测定GB/T13934硫化橡胶抗屈挠龟裂的测定特种工业用绳带试验方法
HG/T2580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测定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撕裂性能的测定HG/T2581
HG/T2582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透水性能测定Terminology
3术语
3.1充胀成型inflatedintoitsshape救生筱充气至浮胎成圆形,顶篷竖起呈可使用状态。3.2抛投式气胀救生筏throw-overintlatableliferaft用人力或依靠筏架从航侧抛投入水的自动充胀成型的救生筱。3.3A型抛投式气胀救生A-typethrow-overinflatableliferaft国际航行船舶用的抛投气胀救生筱,简称A型筱3.4D型可吊式气胀救生筏D-typedavit-launchedinflatableliferaft国际航行船舶用的充胀成型后在满载状态下,使用认可降落设备降落水中的救生筱,简称吊式筱,该筱兼有抛投式气胀救生筱的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5-05-09批准94
1996-01-01实施
3.5A配备
A型筱属具的一般配备量。
3.6B配备BPACK
HG 2714.1—1995
经主管机构准许简化的A型筱属具配备量。3.7存放筒
container
存放救生筱的刚性容器。
3.8首缆painter
在船舶与救生筏之间起连接作用的缆绳。3.9抛投充气拉索throw-overinflatableoperatingline可拉动气瓶阀启动装置的缆绳。3.10满载状态capacityload state救生筱在满载额定乘员和全部属具后的状态。3.11工作压力workingpressure
救生筱在满载状态下仍能保持其形状的设计压力或供需双方认定的设计压力。3.12额定负荷ratedload
满载状态下的负荷。
3.13便携式的救生筏hand-lifcraft能在航间移动的救生筱。
4产品分类
4.1气胀救生筱分类按表1。
抛投式气胀救生筱
可吊式气胀救生筱
型号标记规定
X××-AXX
X××-DX×
乘员定额 (人)
6、10、15、20、25或多于6,少于25的其他额定人数15、20、25
乘员定额
商品名
4.3救生筱的一般型式的示意图见图1,筱体形状可根据供需双方协商而定,但应经船检部门认可。95wwW.bzxz.Net
HG2714.1-1995
1—雷达反射器;2示位灯;3一顶篷;4-了望窗;5—篷门;6—上浮胎;7—下浮胎;8—登筱梯;9一压载水袋;10-充气钢瓶;11一筱底;12-登筱踏板;13—把手索;14--雨水沟;15—反光带图1
4.4存放筒一般型式的示意图见图2,其结构形式可按供需双方协商而定,但应经船检部门认可。1上筱壳;2下筱壳;3金属扣;4-捆扎绳图2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救生筱和存放筒应按船检部门审查批准的图样制造。5.1.2救生筏外观应匀称,色泽均匀,不得有开胶、离层、气泡等影响使用的缺陷。96
HG 2714.1—1995
5.1.3救生筱应在一30℃~十65℃环境温度下存放而不致损坏。5.1.4救生筱应能在一1℃~十30℃海水温度范围内使用。5.1.5救生筱的总质量(包括存放筒)不应超过设计质量,对于要求是便携式的救生筱的总质量(包括存放筒)不应超过185kg。
5.2结构与性能要求
5.2.1浮胎
5.2.1.1救生筱的浮胎应至少分隔成二个独立气室,每个气室通过设于其上的单向充气阀充胀。浮胎的设置应能在任一气室受到损坏或不能充胀时,未失效的气室仍能支承处于满载状态的负荷,此时救生筱的四周应仍具有正值干航。每个浮胎在适当位置还应设置补气阀、排气阀和安全阀。5.2.1.2浮胎充胀后的容积(不包括篷柱),每名乘员的占有量为不小于0.096m3。5.2.2筱底
5.2.2.1救生筱应设有空气夹层结构的水密筱底,其上应设有可由乘员充气和泄气的设施。5.2.2.2救生筱充胀后量至浮胎最内边的筱底面积,每名乘员的占有量为不小于0.372m2。5.2.3顶篷
5.2.3.1救生筱的顶篷应为形成空气间隙的夹层结构,应有防止夹层内积水的设施。5.2.3.2救生筱在降落过程中或到达水面时顶篷应能自动撑起,顶篷撑起时间应符合5.2.8.3条的要求。
额定乘员数多于八人的救生筱,其顶篷应至少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篷门;少于或等于八人的可设一个。每一篷门应设有可对其作有效调整并且在筱内、外两侧均可方便而迅速地将其开启的关闭装置。篷门关闭后应有足够的密性以防止海水及冷风的侵入,但又能通人供乘员呼吸的足够空气。每个篷门处应有鲜明的标志。
5.2.3.4应至少设置个了望窗。
5.2.3.5应有收集雨水的设施。
5.2.3.6应使顶篷下就座的穿着救生衣的额定乘员具有足够的空间高度,不致妨碍各种属具的操作。5.2.3.7顶篷外部颜色应为橙黄色,内部的颜色应不至使乘员感到不舒适。5.2.4登筱设施
5.2.4.1救生筱应至少在其一个入口处设置半刚性登筱踏板,该踏板结构应能当其受到损坏时不致使浮胎有明显泄漏。对设有一个以上人口的D型筱,登筱踏板应设在与拉近索(稳定索)相对的人口处。5.2.4.2登筱踏板单向阀的释放压力应为不小于8.0kPa,关阀压力不小于4.7kPa。5.2.4.3在没有设登筱踏板的入口处应设置一登筱梯,其最下一级踏档应位于救生筱最轻载水线以下不小于0.4m处。
5.2.4.4救生筱内应设有能帮助人员将其自身从登筱梯拉入筱内的设施。5.2.5装件
5.2.5.1救生筱应沿筱体外围及内侧牢固地装设链环状把手索,其破断强度不小于2.0kN的合成纤维织成的绳或带。
5.2.5.2救生筱应设一根有效的首缆,其长度应不小于从存放处到最轻载航海水线的距离的2倍或15m,取其长者。一般情况下取其长度30m,首缆系统的破断强度应不小于10.0kN。5.2.5.3救生筱应能由一人充气。5.2.5.4救生筱顶篷应装设-一盏经船检部门认可的可控制示位灯,并应在救生筱入水充胀成型时自动发光。
5.2.5.5来
救生筱内部应装设一盏经船检部门认可的可控制照明灯,并应在救生筱入水充胀成型时自动发光。
5.2.5.6在救生筱有助于探测的位置处贴有经船检部门允许的逆向反光带。97
HG2714.1-1995
5.2.5.7救生筱应设有安装和固定雷达反射器和雷达应答器的装置。5.2.6稳性与干
5.2.6.1筱底不充气的救生筱在满载状态下,其平均干航应不小于300mm。5.2.6.2救生筱应设有压载水袋,该水袋横截面应成等腰三角形,水袋的设计应使其在15~25s内灌注60%左右容积的水,各型号救生筱的水袋安装个数和总容积应符合表2规定。在救生筱充胀成型并且顶篷撑到最高位置而漂浮于水面时,在风浪中应当平稳。表2
水袋数,个
总容积,L
220250
220~250
A15型
D15型
270~300
A20型
D20型
360~400
A25型
D25型
450~500
5.2.6.3救生筱在额定乘员集中在筱的一眩或端以及在人员登乘时应均无淹没和翻覆的危险。5.2.6.4救生筱在风浪中及在平静水面,当处于翻覆位置时应可由1人将其扶正,扶正不应对筱的结构造成损坏,属具包应牢固地保持在原位5.2.6.5救生筱及其装件的构造应使救生筱在满载状态下放下1只海锚后,在平静水域能以3kn速度被拖带,距离不少于1km。
5.2.7强度
5.2.7.1救生筱的每个浮室至少应能承受3倍工作压力,历时30min后,压力降不超过5%,且不出现接缝滑动、破裂或其他缺陷。
5.2.7.2在顶篷撑起和未撑起的情况下,漂浮的救生筱应能承受额定乘员从筱底上方至少4.5m高度处跳登,不应产生织物撕裂或接缝损坏。5.2.7.3包装完整的救生筱应能承受至少18m高度投落下水,筱应自动充胀成型,筱和属具应不影响使用,若救生筱的存放高度高于18m,则该救生筱应从高度处作投落试验。充胀成型的时间应符合5.2.8.3和5.2.8.4要求。
5.2.7.4每只救生筱的构造应能经受在一切海况下暴露漂浮达30d。5.2.8充气及气密
5.2.8.1救生筱应使用无毒气体充胀,储气量应足以使救生筱达到一定的工作压力,浮胎和篷柱为13.4kPa,筏底为2.7kPa。
注:救生筱工作压力若有其他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并经船检部门认可。5.2.8.2当救生筱在环境温度为1820℃下充胀时,应在1min内充胀成型,并达到工作压力,其拉索启动充气所用之力不得超过150N。5.2.8.3当救生筱在环境温度为一30℃下充胀时,应在3min内充胀成型,并达到工作压力,救生筱均应无接缝滑动、破裂或其他缺陷,并且不影响使用。5.2.8.4当救生筱在环境温度为65C下充胀时,安全阀应有足够的通过能力以防止由于超压而损坏救生筱,并能防止在充气过程中最高压力达到两倍安全阀的关闭压力,救生筱应无接缝滑动、破裂或其他缺陷。
5.2.8.5救生筱各气室应具有足够的气密性:a)浮胎充胀至1.5倍工作压力。持续30min后压力降不得大于5%,救生筱不应出现接缝滑动或破裂,试验时安全阀应不起作用;b)对每只安全阀试验其适当的释放及复位的压力,释放压力为15.6~17.4kPa,复位压力为13.4~14.7kPa。
注:安全阀的释放及复位压力若有其他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并经船检部门认可。c)各浮胎充胀至工作压力时,然后持续6h,在对温度和大气压的变化作补偿后,压力降不得大于10%;98
HG2714.1—1995
d)筱底充胀至工作压力,持续1h,在未作补偿的情况下,其压力降不得大于5%。5.2.9操纵性
5.2.9.1满载的救生筱在静水中能用所设置的划浆将其推进至少25m。救生筱当浸满水时,应仍能承受额定乘员并保持适航且筱体无严重变形。5.2.9.2
5.2.9.3浸满水的救生筱应在至少为0.3m高的波浪下经受10只波浪。5.3救生用橡胶涂覆织物
5.3.1用于制造救生筱浮胎、篷柱、筱底(统称主体)的橡胶液覆织物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要求。表3
拉伸强度/(kN/m)
扯断伸长率/%
抗撕裂性能/N
项目名称
(单舌法)
外观(折叠试验)
热空气老化性能
(70±1)C×168h
拉伸强度保持率/%
尺寸变化率/%
耐油性能,1\标准油,(20士2)℃×22h耐寒性能
-30-gC×1h弯曲180°
60-c×10min弯曲1809
涂覆层粘附强度/(kN/m)
耐曲挠性能20万次
拉伸强度保持率/%
气密性,152kPa,室温×5min
耐臭氧性能,50pphm×30c×1h
耐海水性能
40℃×4h
搭接缝粘附剪切试验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大于
不小于
不小于
接缝粘附剪切强度试验,室温(70士1)℃×168h老化后指
无发粘,发脆裂纹
及其他变质现象
不发粘和其他变质现象
无裂纹和其他变质现象
涂覆层与织物间无分离现象
不透气
无明显裂纹
涂覆层不离层,不变色
断裂面应不在搭接缝处
断裂面均应不在搭接缝处
用于制造救生筱外篷帐的橡胶涂覆织物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要求。表4
项目名称
拉伸强度/(kN/m)
抗撕裂性能/N
热空气老化性能
(70±1)C×168h
外观(折叠试验)
拉伸强度保持率/%
耐寒性能,-30-9℃×1h弯曲180°涂覆层粘附强度,kN/m
耐透水性能,0.02MPa×3min
耐臭氧性能,50pphm×30℃C×1h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无发粘、发脆、裂纹及其他变质现象90
无裂纹及其他变质现象
无爆裂、透水及其他变质现象
无明显裂纹
试验方法
HG/T2580
HG/T2580
HG/T2581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GB/T10720
GB/T13934
HG/T2580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试验方法
HG/T2580
HG/T2581
附录A
附录C
GB/T10720
HG/T2582
附录E
用于制造救生筱浮胎、篷柱、筱底及外篷帐的橡胶涂覆织物其外观不应有影响救生筱气密与防99
HG2714.1--1995
水性能的缺陷,如机械损伤、死折绝、气泡、硬杂质等存在。5.4属具
救生筱的属具配备应符合表5规定。表5
A型筱、D型筱
急救医药箱
火箭降落伞
火焰信号
手持火焰信号
漂浮烟雾信号
手电筒
可浮水瓢
开罐刀
雷达反射器
日光信号镜
钓鱼用具
保温用具
不锈饮水量杯
清洁袋
救生须知
充气器
可浮救生环
修理工具袋
晕船药片
经历簿
紧急行动须知
使用说明书
份/人
升/人
只/人
片/人
配备量
A配备
B配备
其为使用后可盖紧的防水箱,内装经船检部门认可的药品须经船检部门认可,并应装在防水外壳内须经船检部门认可,并应装在防水外壳内须经船检部门认可,并应装在防水外壳内经船检部门认可的每份口粮不小于10MJ,应包装于无毒气密防水容器内
经船检部门认可的贮于不锈无毒水密容器内应为适用于摩氏通信的防水手电筒,连同备用电池一副,备用灯泡一只,装在同一防水容器内乘员少于12人配一只,13人或13人以上配二只应为可浮的
经船检部门认可的,1只系于筱上,1只备用或等效音响器具
须经船检部门认可,若设有雷达应答器的可不设须经船检部门认可并附有船舶、飞机通讯的使用须知或足供10%额定乘员,取其大的
附有一张信号图解
应配30m浮索
乘员少于13人配有柄可浮的非折叠式小刀1把,乘员为13人或13人以上,加配1把不必非折叠式小刀附使用说明书及修理工具
表5中第1~21项属具应装人具有足够浮力的水密容器内,容器应系牢在筱内。第22~24项属100
HG 2714. 1---1995
具系牢在筱内方便使用的固定位置上,第25~28项属具放置在筱内醒目处。5.5存放筒
存放筒应经船检部门的认可,并在各种海况下,经久耐用。应是切合实际的水密,容器底部泄水孔除外。并有充裕的自然浮力,当装有救生筱及其属具时,若船舶沉没,能从内部拉充气拉索并拉动充气装置。救生筱在其容器内的包装方法,尽可能地处于正浮位置。5.6D型筏附加要求
D型除满足5.1~5.5各条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5.6.1悬吊着的筱应能承受乘员反复登乘,在乘载额定乘员下无过度变形,并能使用吊装设备安全降落,筱体无损坏现象。
5.6.2在其载足额定负荷后,应能经受以至少3.5m/s的速度与船的水平碰撞力,以及不小于3m高度跌落下水后,不得有影响其性能的损坏。5.6.3在环境温度及稳定的救生筱温度为20士3℃,且所有安全阀均不使用的情况下,悬吊着的筱应能承受4倍的额定负荷。
5.6.4在环境温度及稳定的救生筏温度为一30C,且所有安全阀均可使用情况下,悬吊的筱应能承受1.1倍的额定负荷。
5.6.5在常温下每一新的D型筱应能满意地经受10%的超负荷试验,筱体和悬挂件等不受损坏。悬吊中安全阀应保持浮胎的正常工作压力及其基本形状。注:10%超负荷是指敦生筱的总体连同其属具和每个人以75kg计的额定乘员的总质量的10%。5.6.6D型筱应设有起吊提索组件及登筱装置。5.6.7用于起吊提索组件的织带或绳索以及对物体的连接件的综合强度不应小于载有额定负荷的救生筱质量的6倍。
5.6.8存放筒应加以系牢,以防止该容器或部件在所装的救生筱充气和降落下水过程中及以后坠落下海。
6试验方法
6.1主要尺寸检查
将救生筱筏体放在平整地面上,充气至工作压力(包括筱底),以投影法测量筱的外形尺寸,用外卡及直尺,并测量浮胎直径,用皮尺测量筱体直径,筱底面积,筱体高度。并求出筱的人均占有容积和占有面积。
尺寸测量用精度误差不大于0.1cm皮尺、直尺。浮胎直径测量用外卡、大三角尺。6.2外观检查
将救生筱充气至工作压力,然后用目测法检查筱的外观。6.3质量检查
将包装完整的救生筱在最小刻度为200g的500kg磅秤上称量。如果便携式的救生筱质量超过185kg,则应对属具包或不同组合的容器进行称量检查,使便携式的救生筱质量不超过185kg。6.4破损试验
将救生筱充气至工作压力,然后释放任一浮胎的气阀,待气压排完后,将筱浮于水面,以平均质量为75kg的额定乘员在筱内均匀坐定,另有两人下水测量此时筱的干值。每次干测量应从水线量至最高一层浮胎的项表面前、后、左、右四点的最低点。6.5顶逢封口试验
救生筱充胀成型后,关闭各进口进行冲水试验,在距浮胎3.5m远,1.5m高的地方通过一根$63.5mm的软管,并接上流量表以约2300L/min的水流对准各进口及其周围冲水5min,目测顶篷夹层及筱内有无显著积水。
6.6乘坐试验
HG2714.1-1995
由平均质量为75kg的额定乘员穿着救生衣登上已充气到工作压力的救生筱(包括筱底)内就座,观察此时筱内所有坐着的人有无充分的空间,实测净空高度及能否在筱内使用各种属具。6.7装载试验
救生筱充胀后浮于静水中(筱底不充气),由二人下水用直尺和三角板沿筱四周的任意四点,记录救生筱空载时(包括属具但无乘员)的干值。后由平均质量为75kg的额定乘员穿着救生衣上救生筱并均匀坐于筱内,使筱首尾等吃水,由上述二人在原四点上再测量满载时的干航值。6.8压载水袋试验
将一水袋装在一特制的浮胎下,在水袋的60%容积处做一标记,把这一浮胎浸人水中,并记时。观察水袋在水中成型展开的情况,并记录水充满水袋60%容积时的时间。6.9登乘试验
应由经船检部门同意不同体格的四名最好是非善泳的成年人为一组穿上衬衣及长裤或连衣工作服,并穿上认可救生衣,每人先游过100m,然后不休息即独自设法登筱,观察在无他人帮助下,能否登入筱内。如果其中有三个人已独立登筱,则第四人可允许在其他人员帮助下登筱,然后检查登筱梯和登筱踏板有无损伤或明显泄漏,水深应足以防止当登上救生筱时有任何外界帮助。6.10稳性试验
6.10.1将救生筏充气至工作压力,浮于水面处于满载状态,当救生筏的额定乘员先后集中在筱的一航和一端时,测量二种情况下筱四周边四点的干航,目测救生筏有无没的危险,每次干航测量应从水线量至最高一层浮胎的顶表面的最低点。6.10.2使二人穿上认可的救生衣登上空筱,并从水中将假装失去知觉,背向入口处,不能扶着筱上二名救助者的第三人将其拯救入筏,目测此时救生筏有无翻覆的危险,以证明水袋能否足以抵抗筱的倾覆力矩。
6.11复正试验
6.11.1将救生筱充气至工作压力,装上最重的属具包,打开顶篷上所有人口、开孔,将救生筱翻转人水,使筱保持翻转状态至少10min。6.11.2复正由参加登筱试验所要求的同样一组人员在作好准备后进行。他们作同样的穿着并穿上认可救生衣,至少有一名复正人员的质量要小于75kg,每一人员应独立设法复正救生筱,水深应足以防止当游泳者登上该倒置的救生筱时有任何外界的帮助。6.11.3复正时,复正人员应双脚踏在气瓶一边,双手拉住复正带,迎着风向,独立将筱由翻转状态复正,此时水深应使复正者登筱时脚不着地。6.11.4最后应检查筱的结构有无损坏,属具包是否牢固地保持在原位。6.12拖带试验
在平静水中将救生筱筱体充气至工作压力,按筱满载所需质量以黄沙袋或水袋等量均布于筱内,且使筱首微翘,将筱首缆与拖带的机动船连接牢固,机动船均匀逐步加速以不小于3kn速度拖带救生筱拖带距离不少于1km,拖带时救生筱应放出一只海锚。试验结束将筱登岸,检查体及属具有无损坏,海锚有否缠绕。6.13压力试验
在救生筱浮胎上接上量程为0.01MPa,最小量程0.005MPa的压力表,堵塞安全阀,用压缩空气将筱浮胎充胀至3倍工作压力,拆去充气源,稳压后持续.30min,在不作温度及气压补偿的情况下,记录剩余压力,计算压力下降率,并检查救生筱浮胎各连接部位有无滑动、破裂或其他缺陷。6.14跳登试验
6.14.1对已竖起以及还未竖起顶篷的救生,使一人从筱底上方至少4.5m的高度处跳到救生筏上检查有无损坏。受试者的重量不得少于75kg,并应穿上平跟无突钉的硬底鞋。所进行的跳登次数应等102
于该救生筱的核定乘员总数。
HG2714.1-1995
6.14.2可用投落一个适当的且等值的质量作模拟跳登试验。救生筱充气至工作压力,投落架置于筱上方,将沙袋悬挂在投落架吊钩上,使沙袋离筱底至少4.5m高处,试验时控制筱位,将沙袋对准筱门,拉动吊钩,沙袋脱离吊钩以自由落体投入筱内,投人次数等于该救生筱的额定乘员数,检查救生筏有无损坏。6.15投落试验
将包装完整的救生筏置于距水面18m高度的投落架上,筱系索的自由端系牢于悬挂点上,释放救生筱,筱以自由落体投落入水,测定当体完全充胀并支起顶篷的时间,并观察筱上示位灯及照明灯是否发光,将筱登岸,目视检查筱及筱壳、属具的工作效能是否损坏。6.16系泊试验
将救生筱充气至工作压力,以等于其额定乘员及属具的总质量的沙袋加载于救生筱内,将筱系泊于海上一场所或一海水港中,每天早晚测量各气室压力一次,记录时间、气候、温度及各气室压力,若有泄漏,可用充气器每天补足一次,但在任何24h内,救生筱应保持成型。停泊30d后,卸去载荷,救生筱登岸,目测筱的外观,检查救生筱有无损害性能的损坏,并按6.13作压力试验。6.17充气试验
6.17.1常温充气
在环境温度为18~20℃下,将包装完整的救生筱的充气拉索拉出一段并接上1000N弹簧秤,在地面由人工抽出充气拉索启动气瓶阀时即开始用秒表计时,当筱体充胀成型,记录时间和拉力,并目测救生筏外观。
6.17.2低温充气
取二只救生筱在每个浮胎排气阀处接上量程为40kPa,最小量程为1kPa的压力表,然后将筱包装完整,在室温下放置至少24h,然后放入温度为一30士2℃的低温室中,记录此刻时间,在此温度下历时24h后,抽出充气拉索,从启动气瓶阀开始秒表计时,至上下浮胎达到工作压力时,分别记录时间与压力,并目测救生筱的外观,救生筱有无接缝滑动、破裂或其他缺陷,判断可否在试验后立即使用。6.17.3高温充气
取二只救生筏在每个浮胎排气阀处接上量程为100kPa,最小量程为5kPa的压力表,然后将包装完整的救生筱置于室温下至少24h,将筱放在高温室中,升至65土2C,历时7h,抽出充气拉索,分别记录浮胎充胀成型及上下浮胎达到最大压力时的时间和压力,并检查以下内容:a)安全阀有无大量排气,防止超压而损坏救生筱;b)测定充气过程中最高压力是否低于2倍安全阀的关闭压力;c)目测外观,救生筏有无接缝滑动、破裂或其他缺陷。6.18气密检查
6.18.1在各气室接上量程为40kPa,最小量程为1kPa的压力表或用量程为40kPa,最小量程为0.25kPa的血压表,在各安全阀不起作用情况下,充气至工作压力的1.5倍并稳定后,开始计算测压初始时间,记录时间、室温、充气压力,停放30min后,立即记录时间、室温及剩余压力,并目测搭接缝是否有滑动并计算压力下降率,然后打开安全阀并记录复位压力,再充压缩空气,记录其释放压力。6.18.2救生筱各气室接上量程为40kPa,最小量程为1kPa的压力表,或用量程为40kPa,最小量程为0.25kPa的血压表,救生筱各气室分别接通压缩空气,充气至工作压力,待稳定30min,调压至工作压力,即记录时间、温度和压力,6h后再记录时间、温度和压力。温度补偿要求:试验期间气温变化不得超过3C,温度每升降1C,其压力相应减增0.4kPa。6.18.3将登筱踏板上的排气阀打开,使浮胎的压力排放到5.3kPa停放15min,剩余压力不得低于4.7kPa,然后对筱下浮胎充气,记录单向阀释放压力。6.18.4用压缩空气将筱底充气至工作压力,稳压后,开始计算时间,经1h,测定剩余压力。103
6.19操纵性与淹水试验
HG 2714.1—1995
6.19.1将救生筱充气至工作压力,浮于水面,登上额定乘员,由二名乘员站在篷门旁,用筱内配备的划桨将筱划动,视筱能否推进至少25m的距离。6.19.2将筱体充气至工作压力,载足全部属具,往筱内灌满水,然后额定乘员登上救生筱并坐于筱内,由二名乘员位于首尾篷门口,用筱内配备的划浆将筱划动推进,视筱有无严重变形。6.19.3将体充气至工作压力,载足全部备品属具和额定乘员,往筱内灌满水,筱在至少0.3m高的波浪下应能经受住10只波浪的冲击,目视筱有无严重变形。注:波浪可以靠艇的尾迹流或其他方法产生。6.20绳带试验
6.20.1破断强度试验
按FZ324规定执行。
6.20.2尺寸检验
长度用钢卷尺进行测量;带子宽度、绳的直径用卡尺测量。6.21救生筱用橡胶涂覆织物物理性能试验6.21.1
救生筏主体、外篷帐用橡胶涂覆织物的拉伸强度按HG/T2580测定。6.21.2
救生筱主体用橡胶涂覆织物的扯断伸长率按HG/T2580测定,救生筏主体、外篷帐用橡胶涂覆织物的抗撕裂性能按HG/T2581测定。救生筱主体、外篷帐用橡胶涂覆织物的热空气老化性能按附录A测定。救生筱主体用橡胶涂覆织物的耐油性按附录B测定。救生筱主体、外篷帐用橡胶涂覆织物的耐寒性按附录C测定。救生筏主体、外篷帐用橡胶涂覆织物的涂覆层粘附强度按GB/T10720测定。救生筱主体用橡胶涂覆织物的耐曲挠性能按GB/T13934测定。救生筱主体用橡胶涂覆织物的气密性按附录D测定。救生筱主体、外篷帐用橡胶涂覆织物的耐臭氧性能按附录E测定。6.21.10
救生筱主体用橡胶涂覆织物的耐海水性能按附录F测定。救生筱主体橡胶涂覆织物的接缝粘附剪切强度按附录G测定。6.21.13救生筱外篷帐用橡胶涂覆织物的耐透水性能按HG/T2582测定。6.21.14救生筱主体、外篷帐用橡胶涂覆织物的外观质量用目视法测定。6.22属具包浮性试验
将包装完整的属具包放于水槽内,待30min后,检查是否仍浮于水面,然后擦干包外水渍,打开属具包,检查属具有无损坏情况并记录。6.23自由漂浮的救生筏浮力试验将包装完整的救生筏放入水中,让筱在水面作自由漂浮30min,然后向下抽出充气拉索,视救生筱是否具有足够浮力,启动气瓶阀,使救生筱充胀成型,检查是否有损坏。包在筱内的属具备品质量应使筱达到最大包装质量。6.24D型筏附加试验
6.24.1登乘试验
除按6.9条规定的登乘试验,还应进行下述试验:由起吊设备吊起已充胀成型的救生筱,拉紧两端稳定索靠于船边或模拟船边,登上平均质量为75kg的额定乘员,观察救生筱有无过度变形,然后松开稳定索,记录起始时间,救生筱悬吊5min后,降放至海面或地面并卸除负荷,检查筏体变形、损坏情况。本试验要求至少连续做三次,使起吊设备的吊钩距船边分别为:a)救生筱最大宽度之半加上150mm;10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