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YS/T 264-2012高纯铟
YS/T 264-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S/T 264-2012

中文名称:高纯铟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High purity indium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12-11-07

实施日期:2013-03-01

作废日期:2025-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产品>>77.150.99其他有色金属产品

中标分类号:冶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H66稀有分散金属及其合金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YS/T 264-1994;被YS/T 264-2024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出版日期:2013-03-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莉萍、李国辉

起草单位:南京中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高纯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合同(或订货单)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粗铟为原料,经原料处理及电解精炼等工艺制得的高纯铟。产品供制作化合物半导体、高纯合金、高级轴承及半导体材料的掺杂剂等。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S/T264—1994《高纯铟》。本标准与YS/T264—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扩大了高纯铟的适用范围;
———删除了范围中的以99.999%高纯铟为原料,经电解精炼等工艺制得的99.9999%高纯铟;
———将In-05牌号高纯铟化学成分中的Sn含量由原来的1.5×10-6改为现在的1.0×10-6;
———增加了高纯铟含量的计算方法、锭重的要求和订货合同内容等;
———将取样方法分成了生产样的取样和制样及仲裁样的取样和制样;
———修改了试验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判定,删除了附录A。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中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莉萍、李国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264—1994。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94 高纯铟分析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标准图片预览

YS/T 264-2012高纯铟
YS/T 264-2012高纯铟
YS/T 264-2012高纯铟
YS/T 264-2012高纯铟
YS/T 264-2012高纯铟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264—2012
代替YS/T264-1994
高纯铟
Highpurityindium
2012-11-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03-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YS/T 264—2012
本标准代替YS/T264—1994《高纯钢》。本标准与YS/T264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扩大了高纯铟的适用范围;
一删除了范围中的以99.999%高纯铟为原料,经电解精炼等工艺制得的99.9999%高纯铟;—将In-05牌号高纯铟化学成分中的Sn含量由原来的1.5×10-改为现在的1.0×10-6;增加了高纯铟含量的计算方法、锭重的要求和订货合同内容等;将取样方法分成了生产样的取样和制样及仲裁样的取样和制样;修改了试验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判定,删除了附录A。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莉萍、李国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S/T264—1994。
1范围
高纯铟
YS/T264—2012
本标准规定了高纯钢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存、质量证明书和合同(或订货单)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粗钢为原料,经原料处理及电解精炼等工艺制得的高纯铟。产品供制作化合物半导体、高纯合金、高级轴承及半导体材料的掺杂剂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94高纯分析方法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
3要求
3.1产品分类
高纯铟按其化学成分,分为两个牌号:In-05、In-06。3.2化学成分
3.2.1高纯铟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高纯钢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In含量,
不小于
杂质含量/(×10-*)不大于
3.2.2高纯铟的含量为100%减去表中杂质实测总和的余量。3.2.3高纯铟的杂质末位后数值的修约判定,按GB/T8170中的有关规定进行。3.3外观质量
呈银白色。表面应光亮、平整,无夹杂、飞边、毛刺、缩孔、氧化膜及污物。3.4锭形和锭置
以长方形锭或长条形锭状供货,锭重100g士10g、200g士5g。Ag
YS/T264—2012
3.5其他
需方如对高纯铟的化学成分、表面质量、锭重等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4试验方法
4.1高纯铟的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GB/T2594规定进行。4.2高纯钢的重量用称量法检验。4.3高纯钢的表面质量用目视检查。5检验规则
5.1检查和验收
5.1.1高纯铟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或订货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由供需双方共同委托仲裁机构在产品所在地进行。5.2组批
高纯钢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熔次、同一锭形及规格的产品组成。批重不超过100kg。
5.3检验项目
每批高纯铟应进行化学成分、表面质量和重量的检验。5.4取样和制样
5.4.1生产样的取样和制样
5.4.1.1供方用于化学分析的试样可以从浇铸时的液态金属中采取。5.4.1.2取样时用不沾污试样的材料制成的工具于浇铸口每次接取30g~40g样液,置于盛有少量甘油的洁净器皿中,加热熔化后,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直至凝固成小于2mm的圆形颗粒。5.4.1.3将试样分成2份,取一份进行化学分析,另一份装入磨口瓶(塑料袋)中妥普保存一年,用于备查。
5.4.2仲裁样的取样和制样
5.4.2.1仲裁取样从同批产品中任取1~2锭。5.4.2.2用不沾污试样的材料制成的工具从样锭的长棱上均匀刨取样屑(创屑的部位要仔细清理,用工具刮去表层),每锭上刨取的试样量应不少于锭重的1%。5.4.2.3将样锭上的刨屑用不沾污试样的材料制成的工具弄碎至不大于2mm,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重量不少于50g,分成三份,用于仲裁分析。5.5检验结果判定
5.5.1如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与本标准规定(或订货合同)不符时,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如发生争议2
时,仲裁分析结果为最终结果。5.5.2表面质量和重量的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按锭判不合格。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标志
YS/T264—2012
6.1.1产品应有防氧化措施,采取抽真空包装或充氩气保护包装后封口,并在包装袋上贴上标签,注明:生产厂名称、商标、产品名称、牌号、产品编号、净重、执行标准及包装日期。2高纯钢应包装成箱,每箱上注明:6.1.2
供方名称;
b)产品名称和牌号;
批号:
毛重、净重;
防潮、轻放。
包装、运输、贮存
6.2.1将密封于包装袋中的高纯铟放在泡沫塑料垫上,装人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箱内,箱内空隙用填料塞紧。每箱重量不大于25kg,包装箱外用包扎带捆紧。6.2.2高纯钢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要清洁、防魔蚀、防受潮、防动。6.3
质量证明书
每批产品都应附上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供方名称;
b)产品名称和牌号,
批号:
净重和件数;
分析检验结果和技术监督部门印记;e)
本标准编号;
出厂日期(或包装日期)。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
b)牌号;
锭型等特殊要求;
d)产品数量;
e)本标准编号;
其他需要协商或增加的标准以外的内容。YS/T264-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
行业标准
高纯铟
YS/T264---2012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7千字2013年2月第一版
反2013年2月第-次印刷
YSIT264-2012代替YS/T264-1994-高线铝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155066224356
RMB:14.00
书号:155066·2-24356定价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BZ00210486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