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T 1041-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S/T 1041-2015
中文名称:汽车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Copper and copper alloy strips for automotive terminals and connector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5-04-30
实施日期:2015-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汽车
端子
连接器
铜合金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产品>>77.150.30铜产品
中标分类号:冶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H62重金属及其合金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8.0
出版日期:2015-10-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马吉苗、苑和锋、于连生、葛小牛、孟繁伟、张建华、李辉、王燕萍、徐继玲、谢宁、刘清兰、许丙军、韩淑敏、孙定煊
起草单位: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提出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吉苗、苑和锋、于连生、葛小牛、孟繁伟、张建华、李辉、王燕萍、徐继玲、谢宁、刘清兰、许丙军、韩淑敏、孙定煊。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3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351 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
GB/T4340.1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121(所有部分)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26303.3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 第3部分:板带材
YS/T478 铜及铜合金导电率涡流检测方法
YS/T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483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
YS/T66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YS/T815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
YS/T910 黄铜中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
标准内容
ICS77.15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1041-2015
汽车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Copper and copper alloy strips for automotive terminals and connectors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YS/T1041—2015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吉苗、苑和锋、于连生、葛小牛、孟繁伟、张建华、李辉、王燕萍、徐继玲、谢宁、刘清兰、许丙军、韩淑敏、孙定煊。伊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1范围
汽车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YS/T1041—2015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贴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本标准适用于制作汽车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232
GB/T351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金第1部分验方法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不GB/T5231
GB/T8888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3部分:板带材GB/T26303.3
YS/T478
YS/T482
YS/T483
YS/T668
YS/T815
YS/T910
3要求
产品分类
铜及铜合金导电率涡流检测方法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耗方法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黄铜中铜量的测定/量法
3.1.1牌号、状态和规格
带材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规定。3.1.2
2标记示例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或代号)、状态和规格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示例:用TFe2.5(C19400)制造的、H04状态、厚度为0.25mm、宽度为30mm的带材标记为:铜带YS/T1041-TFe2.5H04-0.25X30或
铜带YS/T1041-C19400H04-0.25×301
YS/T1041—2015
HSn88-2
QSn6.5-0.1
QSn10-0.3
BSi3.2-0.7
C19400
C19700
T26100
C27000
T27300
C42500
C51100
T51510
C52100
C52400
C70250
牌号、状态和规格
1/2硬(H02)、硬(H04)、特硬(H06)弹性(H08)、高弹性(H10)
1/2硬(H02)、硬(H04)、特硬(H06)弹性(H08)、高弹性(H10)
1/2硬(H02)、3/4硬(H03)、硬(H04)、特硬(H06)、弹性(H08)、高弹性(H10)弹性(H08)、高弹性(H10)
1/2硬(H02)、3/4硬(H03)、硬(H04)、特硬(H06)
1/2硬(H02)、3/4硬(H03)、硬(HO《特硬(H06)、弹性(H08)、高弹性V1/2硬(H02)、3/4硬(H03))、特硬(H06)、弹性(H08)、高端H10)1/2硬(H02)、硬(H04)、特硬gH66)、弹性(H08)1/2硬(H02)、硬(04)、
特硬(H06)、弹性(
高弹性(H10)
硬(H04),特硬(H06)弹样(H08)、高弹性(H10)加工余热泽火+修A汇(1/8硬)(TM00)、加工余热淳火天除加工(1/2硬)(TM02)、加工余热锋大主冷加工(3/4硬)(TM03)、加工金火+冷加工(硬)(TM04)规格/mm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供应其他牌号,欢
和规格的带材,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方
化学成分
10~620
TFe0.75、HSn88-2、QSn10-0.3、BSi3.2-0.7牌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他牌号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的规定。
TFe0.75、HSn88-2、QSn10-0.3、BSi3.2-0.7牌号的化学成分表2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HSn88-25
QSn10-0.3
BSi3.2-0.7
铜+所列元素总量最小值应为99.8%。铜+所列元素总量最小值应为99.7%。铜+所列元素总量最小值应为99.5%:铜含银。
镍含钻。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表2(续)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带材的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0.15~0.25
>0.250.35
>0.35~0.50
>0.50~0.80
>0.80~1:20
>1.20~2.00
善通级
当需方要求厚度允许偏差全为
YS/T1041-—2015
限公司
厚度及其允许偏差
≤300
度允许偏差”
善通级
)的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数值的2倍。带材的宽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0.15~0.50
>0.50~1.00
>1.00~1,50
>1.50~2.00
宽度及其允许偏差
宽度允许偏差
>50~100
±0,150
>300~620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100~300
当需方要求宽度允许偏差全为(十)或(一)的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数值的2倍。>300~620
YS/T1041—2015
带材的外形应平直,充许有轻微的波浪。带材的侧边弯曲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宽度/mm
侧边弯曲度
侧边弯曲度/(mm/m),不大于
厚度≤0.50mm
>50~100
>100~300
>300~620
带材的两边应切齐,无裂边和卷边。3.3.4
力学性能
厚度>0.50mm
绅强度和维氏硬度试验数值仅供带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中规定塑性延V
参考。
抗拉强度R.
365~435
415~485
596750
460~505
485~525
505~-550
395~460
440~510
490-560
570~635
625~690
655~715
力学性能
拉键性靠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365
≥440
≥485
≥250
≥440
≥460
≥290
≥460
≥545
≥595
断后伸长率
维氏硬度/HV
110~140
120~150
130~150
140~160
145~170
130~150
160~185
165~190
170205
110~140
130~155
145~170
165~190
180~200
HSn88-2
QSn6.5-0.1
表6(续)
拉伸性能
抗拉强度R
380~450
425~495
470~540
545~615
595~655
620~685
385455
435~505
485~550
560~625
395~475
425~510
485~565
525~605
580~650
380~485
520890
D9-725
680~750
420~520
500~590
560~650
640~730
475~580
585~690
670~770
725~820
760~840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460
≥455
360~460
460550
530~620
610~700
≥540
≥725
断后伸长率
YS/T1041—2015
维氏硬度/HV
105~135
125~150
140~165
160~180
175~195
105~140
130~155
140~165
155~180
110150
130~160
140~-180
160~190
170~205
≥185
130~160
155~180
172192
190~210
210~230
125~165
160190
180~210
200~230
≥220
145190
185~225
210~240
220-255
YS/T1041—2015
QSnl0-0.3
BSi3.2-0.7
电性能
表6(续)
拉伸性能
抗拉强度R.
650~750
750-850
850~950
950~1050
620~760
655~825
690~860
760~890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580
≥450
≥655
≥720
在20℃的温度下测试,带材的电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HSn88-2
QSn6.5-0.1
QSn10-0.3
BS3.2-0.7
注:导电率-100%×0.017241/电阻系数弯曲性能
电性能
导电率rNACs
断后伸长率
A30 mm
维氏硬度/HV
200~240
≥240
180~220
190~240
210~250
220~260
电阻系数a·(mm/m)))
≤0.071838
≤0.074.961
0.074.961
≤0.066312
0.107.756
≤0.132623
≤0.172.410
带材可进行90°弯曲试验。90°弯曲试验条件应符合表8的规定,弯曲试验后弯曲外表面不能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HSn88-2
弯曲试验条件
最大弯曲内侧半径/mmbzxz.net
厚度0.15~0.3
纵向弯曲
横向弯曲
YS/T1041-—2015
厚度>0.3~1.0
纵向弯曲
横向弯曲
YS/T1041—2015
QSn6.5-0,1
QSn10-0.3
BSi3.2-0.7
表8(续)
最大弯曲内侧半径/mm
厚度0.15~0.3
纵向曲
横向弯曲
注1:厚度大于1.0mm的带材,弯曲试验条件由供需双方商定。注2:表示带材厚度。
注3:t×t表示买倍带材厚度,0×t表示弯曲内侧半径≤0.1mm3.7
表面质量
带材的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任何影响使用的缺陷每卷带材应卷紧,卷齐。
厚度>0.3~1.0
纵向弯曲
横向弯曲
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
YS/T1041—2015
带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按GB/T5121或YS/T482或YS/T483或YS/T910的规定进行仲裁时按GB/T5121的规定进行。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带材的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检测按GB/T26303.3的规定进行。力学性能
带材的拉伸试验按GB/T228.1一2010的规定进行:试样编号为228.1—2010附录B中的
P5,维氏硬度试验按GB/T4340.1的规定进行。4.4
电性能
带材的电性能试验按GB/T351或YS/T478的规定进行。V裁试验按GB/T351的规定进行。弯曲性能
纵向弯的试样为轧制方向垂直于弯曲压头轴线带材的弯曲试验方法按GB/T232的规定进行。方向,横向弯曲的试样为轧制方向平行于弯曲压头轴线向。不同方向的弯曲示意图如图1、图2始
所示。
轧制方向
纵向弯曲示意图
表面质量
带材的表面质量应用目视进行检验5
检验规则
检查和验收
乐首于轧制方向
图2横向弯曲示意图
5.1.1产品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