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JB/T 11234-2011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
JB/T 11234-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11234-2011

中文名称: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 — Industry soft X-ray apparatu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1-12-20

实施日期:2012-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无损 检测 仪器 工业 射线 探伤机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试验>>19.100无损检测

中标分类号:仪器、仪表>>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N78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24.0

出版日期:2012-04-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仪表研究所、丹东市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济宁分院

归口单位:全国试验机标委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软X射线探伤机的主参数系列、型号编制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铍窗外封接的软X射线管,管电压为10kV~100 kV,额定电源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完全防电击软X射线探伤机。


标准图片预览

JB/T 11234-2011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
JB/T 11234-2011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
JB/T 11234-2011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
JB/T 11234-2011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
JB/T 11234-2011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

标准内容

ICS19.100
备案号:34830-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234—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Industry soft X-ray apparatus2011-12-20发布
2012-04-01实施bZxz.net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4.1产品主参数系列
4.2软X射线机分类
4.3产品型号表示方法,
5技术要求..
正常工作条件,
5.2使用性能、
5.3安全和环境保护性能
5.4软X射线机的总耗电功率
高压电缆绝缘强度
荧光屏观察系统
最大放大倍数的影像分辨力
5.8指示仪或显示仪
5.9技术性能指标...
外观质量要求
密封性
软X射线管焦点尺寸
6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
试验条件
穿透力试验.
透照灵敏度试验.
辐射圆锥角试验
辐射场均匀性试验,
计时误差试验.
管电压调节范围试验.
额定工作可靠性试验
安全和环境保护性能试验
总耗电功率试验
密封渗透试验..
软X射线管焦点尺寸的测量
包装状态时基本环境条件试验
荧光屏观察系统试验
最大放大倍数影像分辨力试验
JB/T11234—2011
JB/T11234—2011
包装运输试验
6.18其他项目试验
6.19携带式软X射线机低温正常工作试验7检测规则
7.1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8.1标志,
8.4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焦点针孔射线照相A.1试验设备,
试验方法,
操作条件
针孔射线照片的拍摄.…
A.5焦点标称参数的规定..
A.6焦点标称值的容许值.…
附录B(规范性附录)焦点有效值的测量B.1测量方法...
B.2焦点宽度和长度的计算
附录C(规范性附录)星形X射线测试卡法测量管焦点尺寸图1辐射圆锥角示意图
图2测量辐射场均匀性的测量点位置图3周向管辐射角的测试..
图4辐射探测器测量示意图.
针孔板主要尺寸..
基准轴与针孔轴线角度..
星形射线测试卡测量方法.
产品主参数系列
产品型号分类..
管电压调节范围..
绝缘强度..
环境试验条件,
低压回路绝缘强度试验电压,
铅当量数值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针孔板、针孔尺寸
胶片位置
额定管电压、管电流..
焦点标称值的容许值.
.....14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言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JB/T11234—2011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仪表研究所、丹东市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济宁分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平、武太峰、董殿刚、王延东。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无损检测仪器工业软X射线探伤机JB/T11234—2011
本标准规定了软X射线探伤机的主参数系列、型号编制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铍窗外封接的软X射线管,管电压为10kV~100kV,额定电源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完全防电击软X射线探伤机(以下简称软X射线机)。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8871一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22448—2008500kV以下工业X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全防护软X射线机fullprotectionsoftX-rayapparatus能将软X射线源及所检验的物体或处理对象完全封闭的防护装置。3.2
防护型软X射线机protectiontypesoftX-rayapparatus能包住软X射线管或软X射线源和所检验的物体或处理对象的防护装置。4产品分类
4.1产品主参数系列
产品主参数系列见表1。
表1产品主参数系列
主参数系列
额定管电压
额定管电流
10,(11),12,(14),16,(18),20,(22),25,(28),30,35,40,(45),50,(55),60,70,80,90,100
5,6,8,10,12,(15),20,25,30,40,50,60
4.2软X射线机分类
软X射线机分为携带式和固定式(移动)式两种。4.3产品型号表示方法
产品型号由下面五部分组成(见表2):说明
选用R20(10100)之有限数系组成,带括号的数不推荐使用
选用R10(560)之优先数系组成,带括号的数不推荐使用
JB/T11234—2011
工业X射线
探伤机
携带式
固定式(移动式)
产品中的型(防护性能)
产品主参数(额定管电压)
小类中的分支(R-
软X射线探伤机)
产品中的组(X-———携带式,Y———固定式)一工业X射线探伤机)
无损检测仪器大类中的小类(X一表2产品型号分类
分支:
软X射线
探伤机
主参数
额定电压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额
定管电压的千伏值
固定式全防护软X射线探伤机型号为XYR-355F。示例:额定管电压35kV,管电流5mA,技术要求
5.1正常工作条件
5.1.1环境温度:
固定式(移动式):2℃~40℃;携带式:-10℃40℃。
5.1.2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海拔不超过1000m(超过1000m,用户可与制造厂协商解决)。5.1.3
电源电压波动应在额定电压的土10%以内。5.1.4
5.1.5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2。5.2使用性能
对铝的穿透力应不低于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值。对铝的透照灵敏度应优于1.8%。软X射线定向辐射圆锥角应大于38°5.2.3
软X射线在38°辐射范围内(相对密度0.4)场强均匀分布,应没有缺圆。5.2.4
计时器的计时误差为所测点指示值的土10%。V
全防护型
防护型
普通型
软X射线机应带有管电压、管电流的调整和指示装置,其管电压调节范围按表3的规定。表3管电压调节范围
标称管电压kv
管电压调节范围kv
2~10
25~100
JB/T11234—2011
5.2.7携带式软X射线机电源电缆长度应不小于5m,连接电缆长度应不小于5m。全防护型除外。5.2.8间断工作的软X射线机按额定工作规程连续工作十次,应无异常现象。5.3安全和环境保护性能
5.3.1低压回路绝缘性能:
5.3.1.1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0MQ。绝缘强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值。
表4绝缘强度
回路电压(U)
U≤100
100试验电压(U)
耐压时间
5.3.2高压回路绝缘强度应能满足额定管电压的110%、耐压1min的试验,应无被击穿、散落等异常现象。
5.3.3软X射线散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5.3.3.1全防护型软X射线机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应符合GB22448一2008中3.1的规定。防护型软X射线机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应符合GB22448一2008中3.1的规定。5.3.3.2
过电压保护装置,其整定值应为额定管电压的(1.051.10)倍。5.3.5
过电流保护装置,其整定值应为额定管电流的(1.05~1.50)倍。5.3.6
带有油温和气温保护装置时,其整定值为规定值土5℃。5.3.7气体绝缘的软X射线机应带有压力指示及压力下限保护装置。5.4软X射线机的总耗电功率
5.4.1固定式(移动式)应不大于其软X射线管功率的2.5倍。携带式应不大于其软X射线管功率的2倍。5.4.2
5.5高压电缆绝缘强度
高压电缆的绝缘强度应符合5.4.2的规定。5.6荧光屏观察系统
5.6.1在不同焦距时,软X射线束的中心位置均应处于荧光屏的平面中心。5.6.2荧光屏的影像分辨力不低于1.25LP/mm。5.7最大放大倍数的影像分辨力
摄像时最大放大倍数的影像分辩力应不低于4LP/mm。5.8指示仪或显示仪
用于暗室工作的软X射线机,其指示或显示仪应有被照明装置。5.9技术性能指标
软X射线机在包装状态时应满足表5所规定的环境条件试验后,各项技术性能应符合本标准规定。5.10外观质量要求
5.10.1表面镀层应坚固,无脱落、起皮现象。表面油漆应色泽均匀、光滑平整,无明显划伤和脱落现象。5.10.2
3主要部件之间的联接螺钉应联接牢靠。5.10.3
5.11密封性
各种密封部件,其密封性能应无渗漏现象。5.12软X射线管焦点尺寸
X射线管的焦点形状应规整,尺寸误差应符合如下要求:3
JB/T11234—2011
a)焦点标称值大于3.0mm焦点尺寸的误差应小于十30%b)焦点标称值小于或等于3.0mm的焦点尺寸容许值应符合表A.4规定。表5环境试验条件
连续冲击
跌落高度
试验方法
6.1试验仪器
自由跌落
倾斜跌落
基本环境条件
高温℃
低温℃
相对湿度(25℃时)
加速度g
脉冲持续时间ms
包装状态下
包装箱地面边长大于500mm时底面离地最高距离6.1.1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0级的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6.1.2球隙放电器或准确度不低于1.5级的静电电压表。3500V绝缘电阻表。
射线剂量仪(误差10%,能量响应为10keV~10MeV)。6.1.4
密度计、强光可调阅片灯。
6.1.6铝线型透度计、铝平板试块。6.1.7钨酸钙荧光增感屏、铅箔增感屏(0.02mm厚)、感光度为320以上的工业胶片。6.1.8焦点针孔照相装置或星形X射线测试卡。6.1.9石
碰撞试验台、高低温试验箱,湿热试验箱。6.1.10电子秒表和水银温度计。6.1.110.5LP/mm~2LP/mm和2LP/mm~8LP/mm矩形X射线测试卡。6.2试验条件
应在符合5.1的工作条件下进行检验。6.3·穿透力试验
额定值
采用额定管电压、额定管电流,曝光量为100mA·min或30mA·min,焦距600mm,底片密度2.0,感光度为320以上的工业胶片,前屏钨酸钙荧光增感,后屏0.02mm厚的铅箔增感,2A12合金铝试块,暗室处理20℃士2℃,显影5min。6.3.1试验程序
把胶片裁成100mm×225mm长方形,前铅增感屏0.02mm,后增感屏不限。标准试块放在前增感屏之上,并面向X射线机一侧,试块四周用铅挡块挡好,防止漏散射线影响。调整X射线机位置使实际焦点与胶片中心处距离为600mm。如测辐射场中心处穿透力,要使X射线束中心轴线通过胶片中心,如要测辐射场2/3处穿透力,则要根据计算把胶片中心置于辐射场2/3处。使电源电压处于额定电压后,采用额定管电压、额定管电流进行曝光。携带式X射线探伤机曝光量宜为30mA·min,固定式(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曝光量宜为100mA·min。将曝光后的胶片进行暗室处理,温度为21℃土1℃,显影5min。使用ISO感光度在320以上的工业胶片。经冲洗干燥后在背景照度不小于.2151x的观片灯下,用密度计或测微光度计进行密度测量。密度计应仔细校正。可按标准密度片对照。在试块之外被铅块挡住部分的胶片测得的本底密度应在0.3以下,否则应换好的胶片重新进行试验。要在底片中央处多次测量,至少应测5次,记下密度值,并将底片装袋保存备查。4
6.3.2结果处理
按公式(1)计算底片密度算术平均值D:式中:
测量顺序号;
测量次数;
D,-第 i次测量值。
D≥2.0时为合格。
6.4透照灵敏度试验
JB/T 11234—-2011
按6.3规定的测试条件和铝线型透度计,在试块边缘区域放置两个透度计,细线靠外侧,拍片后按最小线径计算。
6.5辐射圆锥角试验
6.5.1用胶片法进行辐射圆锥角及辐射场均匀性测定试验6.5.1.1试验仪器
胶片、胶片支架、密度计或测微光度计。6.5.1.2试验程序
6.5.1.2.1按图1将胶片放置在胶片支架上,使射线束中心对着胶片中心。如果已知实际焦点至胶片的距离,拍照一张辐射场照片。如果不知实际焦点至胶片的距离,那么在次曝光中同时拍两张不同距离的辐射场照片。两张胶片之间距离一般为100mm。选择适宜的曝光参数,使曝光后胶片最大密度在1.0~1.5左右。
图1辐射圆锥角示意图
6.5.1.2.2在观片灯下用密度计测量显影后底片上包括中心处和边缘处各点密度,以确定底片上最大密度值和辐射场边缘(辐射场边缘以最大密度的50%为界)。进行辐射场直径测量。6.5.1.3结果处理
6.5.1.3.1按图2指定位置测量,并将试验结果填入记录表中。6.5.1.3.2按公式(2)确定辐射场圆锥角,当实际焦点至胶片的距离H已知时:α=2arctan
D, - D2
α=2arctan
式中:
辐射场圆锥角,单位为度(°);2L
JB/T11234-2011
Di—--远焦点处胶片上辐射场直径,单位为毫米(mm);D2一近焦点处胶片上辐射场直径,单位为毫米(mm);L-—胶片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6.5.1.3.3试验方法仅适用于辐射圆锥角度小于70°的辐射场,大于70°的辐射场建议用辐射探测器法测量。其测量点的位置参照如图2所示。元2
图2测量辐射场均匀性的测量点位置6.5.1.3.4周向X射线管的测试方法:将周向管安装在测试台上进行,将四张胶片按图3所示位置放置,并使胶片在辐射场范围内并靠近发生器表面,选用适当的曝光参数,拍片后在底片上测辐射角,取其最小角度值。生器
图3周向管辐射角的测试
6.5.2用辐射探测器法进行辐射场圆锥角及辐射场均匀性测定试验6.5.2.1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应符合GB18871一2002中4.3和附录B的要求。6.5.2.1.1应选用记录X射线辐射能量具有线性的辐射探测器,其辐射输出量应在远距离显示和记录。6.5.2.1.2应备有安装辐射探测器的装置。该装置应保证探测器在所测量角度内转动并带有角度指示器,角度指示相对误差应在土2%之内。探头元件最大线性尺寸应不大于辐射场最大尺寸的50%,试验的示意图参照图4。
6.5.2.2试验程序
6.5.2.2.1按图4把X射线管发生器安放在固定位置上,使发生器窗口中心与探测器中心在同-水平轴线上,测量距离相对误差应在土1%之内。探测器窗口中心垂直于X射线束轴线,中心轴线偏差在1m6
距离上不应超过10mm。
发生器
探测器与活动支架
辐射探测器
图4辐射探测器测量示意图
JB/T11234—2011
6.5.2.2.2使管电压为2/3额定管电压,管电流为2/3额定管电流,X射线管进入工作状态1min后使探测器移动,记录角度位置和辐射剂量率。6.5.2.2.3根据记录确定射线辐射剂量率最大值,最大值的50%所在位置为辐射场边缘。两个边缘之间夹角为辐射圆锥角α。
6.5.2.2.4发生器按顺序转动一定角度后,重复3.7.2.2和3.7.2.3测得α1、α2、发生器转动角度步距和探测器移动步距应小于15°。6.5.2.3说明
6.5.2.3.1进行试验时也可以采用探测器固定、转动发生器的方法进行。6.5.2.3.2对小于70°的辐射场宜采用胶片法。6.5.2.4结果处理
按公式(3)计算辐射圆锥角算术平均值α:Q
式中:
测量序号;
n测量次数;
αi-——第i次测量值。
6.6辐射场均匀性试验
根据6.5拍摄的照片,用密度计测量底片密度应在1.5~2.0,本底密度不超过0.3,在阅片灯上观察底片。
6.7计时误差试验
用秒表在计时器的20%、50%、90%三个试验点测定,其计时误差应符合5.3.6的规定,分档计时器各档均应测量(均按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计算)。6.8管电压调节范围试验
将软X射线机的管电压调至调节范围的下限,管电流应能调至额定值,再将管电压调至调节范围的上限,管电流应能调至最小值。6.9额定工作可靠性试验
X射线机按额定工作规程,连续工作十次应无异常。搁置一段时间的X射线机,允许训练一段时间。
6.10安全和环境保护性能试验
6.10.1低压回路绝缘性能试验
6.10.1.1对地绝缘电阻试验: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定控制器的电源接头和接地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