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FZ/T 64005-2011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
FZ/T 64005-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64005-2011

中文名称: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Sanitary thin nonwoven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11-05-18

实施日期:2011-08-01

作废日期:2021-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卫生 薄型 织造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99其他纺织产品标准

中标分类号:纺织>>棉纺织>>W11棉半制品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FZ/T 64005-1996;被FZ/T 64005-2021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2-22278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出版日期:2011-08-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宝庆、陈龙敏、朱广明、李桂梅、梁小荣、施琴

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润维无纺布有限公司、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上海市服装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2)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2)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以符合卫生用要求的短纤维为原料,纤网经热熔粘合加固而制成的薄型非织造布的品质。 本标准适用于18 g/m2~30 g/m2一次性卫生用产品的面料和包覆材料。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FZ/T64005—1996《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的修订,主要修改了以下内容:
———范围调整;
———增加了定义、产品分类章节,将原标准检验规则中分等规定的内容作调整;
———理化性能增加了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微生物指标、安全性能的考核;
———外观疵点增加了疵点的轻微与明显的区分;
———提升外观疵点的考核要求;
———试验方法中增加荧光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按贸易要求调整。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润维无纺布有限公司、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上海市服装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宝庆、陈龙敏、朱广明、李桂梅、梁小荣、施琴。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Z/T64005—1996。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666 纺织品 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7573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 值的测定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4218.1 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FZ/T60005 非织造布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的测定
FZ/T60017 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液体穿透性试验方法

标准图片预览

FZ/T 64005-2011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
FZ/T 64005-2011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
FZ/T 64005-2011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
FZ/T 64005-2011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
FZ/T 64005-2011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

标准内容

ICS 59.08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64005--2011
代替FZ/T64005-1996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
Sanitarythinnonwoven
2011-05-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1-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
FZ/T64005--201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
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5印张0.5
字数9千字
2011年9月第一版
2011年9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22278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64005—2011
本标准是对FZ/T64005--1996《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的修订,主要修改了以下内容:范围调整;
-增加了定义、产品分类章节,将原标准检验规则中分等规定的内容作调整;理化性能增加了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微生物指标、安全性能的考核;-外观疵点增加了疵点的轻微与明显的区分;提升外观疵点的考核要求;
一试验方法中增加荧光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按贸易要求调整。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润维无纺布有限公司、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上海市服装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宝庆、陈龙敏、朱广明、李桂梅、梁小荣、施琴。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64005-1996。
1范围
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
FZ/T64005--2011
本标准规定了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以符合卫生用要求的短纤维为原料,纤网经热熔粘合加固而制成的薄型非织造布的品质。
本标准适用于18g/m2~30g/m2次性卫生用产品的面料和包覆材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15979—2002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4218.1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FZ/T60005非织造布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的测定FZ/T60017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液体穿透性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热轧型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heatpressingsanitarythinnonwoven短纤维经过混合、开松、梳理和成网后经热轧非织造工艺制成的薄型非织造布。3.2
热风型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hotairbondedsanitarythinnonwoven短纤维经过混合、开松、梳理和成网后经热风非织造工艺制成的薄型非织造布。3.3
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
sanitarythinnonwoven
符合GB15979标准中微生物指标和本产品标准的薄型非织造布。4产品分类
4.1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按成型工艺可分为热轧成型、热风成型。4.2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按用途可分为卫生面料和卫生敷料。1
FZ/T64005—2011
5技术要求
5.1分等规定
5.1.1产品的评等分为一等品、合格品,低于合格品的为不合格品。5.1.2产品的评等分为理化性能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理化性能包括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断裂强力、液体穿透性、荧光、PH值、微生物指标、安全性能。外观质量包括外观疵点、幅宽偏差率和每卷允许段数和段长。5.1.3各种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理化性能按批评等,有两项及以上内在质量同时降等时,以最低一项评等。外观质量按卷评等,有两项及以上外观质量同时存在时,按严重一项评等。综合评等以其中低的等级评定。
5.2理化性能
5.2.1产品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GB15979的规定。5.2.2产品的理化性能分等规定见表1。表1理化性能分等规定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
断裂强力/N
液体穿透性/S
5.2.3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见表2。细菌菌落总数
CFU/g或CFU/mL
≤200
吸水性≥522%
吸水性≥370%
表2微生物指标
大肠菌群
不得检出
-6.0~+6.0
致病性化脓菌
不得检出
注:致病性化脓菌指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5.3外观质量
合格品
-7.0~+7.0
5.5~7.5
真菌菌落总数
CFU/g或CFU/mL
5.3.1疵点的轻微与明显的区分:在距离布面60cm可见的点为明显疵点。5.3.2未列人本标准的疵点,按相似疵点进行评定。5.3.3产品的外观质量分等规定见表3。2
>100mm2
1mm2~100mm2
0.5 mm~1 mm2
卷边不齐
边不良
明显折痕
油污、污渍、浆斑、虫迹
异色纤维
幅宽偏差率
拼接次数
表3外观质量分等规定
个/100m
处/(100m×0.18m)
m/100m
cm/100m
cm/100m
次/1000m
注1:异色纤维是指与主体原料颜色有差异的纤维。注2:拼接最短长度不小于200m。6试验方法
一等品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2.0~+1.0
FZ/T64005-2011
合格品
不允许
不允许
≤100
不允许
不允许
-2.5~+1.5
6.1单位面积质量、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按GB/T24218.1执行,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计算按式(1)~式(3),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m:
式中: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mi--mo
-×100
单位面积质量实测平均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单位面积质量标准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单位面积质量实测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一单位面积质量检测的次数;
一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
一单位面积质量标准差,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6.2断裂强力按FZ/T60005执行。6.3液体穿透性按FZ/T60017执行。....(1)
(2)
(3)
6.4荧光试验方法:取试样3~5块,每块1.2m×0.8m,分别折成两层,置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验,不应显荧光。
FZ/T64005--2011
6.5pH值按GB/T7573执行。
6.6幅宽按GB/T4666执行,幅宽偏差率计算按式(4),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式中:
L——幅宽偏差率,%;
L,—幅宽实测值,单位为米(m);L。幅宽标准值,单位为米(m)。L==l ×100
6.7微生物指标按GB15979---2002附录B执行。检验规则
7.1分批、取样规定
7.1.1分批规定:每批产品应是原料配比、工艺条件和规格相同连续生产的产量组成。·(4)
7.1.2取样规定:每批产品随机抽取供理化性能指标检验的试样长3m,在离卷头1m以上剪取。7.2检验、验收
7.2.1交货时,供货方根据产:品评等检验结果,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收货方应在30关内及时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及时通知供货方,如收货方不验收,应按供货方检验结果收货。7.2.2检验时,理化性能试验从该批产品中按交货量的10%随机取样,试样不得少于2卷,以各卷试验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外观质量检验抽取该批产品交货量的20%进行复验,不得少于5卷,逐卷检验,如不符合产品超过8%,则该批产品外观质量作降等处理。7.2.3对产品质量有争议时,可提请仲裁检验机构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最终结果,复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产品应有标志,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等级、卷重或卷长、产品执行标准、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检验责任章等。8.2包装:应使产品质量不受损坏,便于运输。8.3运输:防污、防潮、防火、防雨,严禁划伤,不得受压过重。8.4贮存:贮存时应放于通风、干燥、清洁的仓库内。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