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T 581.17-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S/T 581.17-2010
中文名称: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7部分:流动性的测定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content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ium fluoride—Part 17:Determination of flow tim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11-22
实施日期:2011-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氟化
化学分析
方法
物理性能
测定方法
流动性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化工技术>>化工产品>>71.100.10铝生产用材料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理化性能试验方法>>H21金属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AS 2879.9-2002 NEQ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出版日期:2011-03-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树朝、郭永恒、李波、仓向辉
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湖南有色湘乡氟化学有限公司、河南未来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霍煤鸿骏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氟化铝流动性的测定方法,即一定质量的氟化铝通过特制的漏斗中,测定样品全部流出漏斗所需的时间。
YS/T581《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共分为17部分:
———第1部分:重量法测定湿存水含量;
———第2部分:烧减量的测定;
———第3部分:蒸馏-硝酸钍容量法测定氟含量;
———第4部分:EDTA 容量法测定铝含量;
———第5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钠含量;
———第6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
———第7部分: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
———第8部分: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
———第9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含量;
———第10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硫含量;
———第11部分:试样的制备与贮存;
———第12部分:粒度分布的测定 筛分法;
———第13部分:安息角的测定;
———第14部分: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15部分:游离氧化铝含量的测定;
———第16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元素含量;
———第17部分:流动性的测定。
本部分为第17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复起草法参考AS2879.9—2002《氧化铝 第九部分 流动时间的测定》编制,与AS2879.9—2002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起草。
本部分由湖南有色湘乡氟化学有限公司、河南未来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霍煤鸿骏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树朝、郭永恒、李波、仓向辉。
标准内容
ICS71.10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581.17—2010
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7部分:流动性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contents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ium fluoride-Part17:Determinationofflowtime2010-11-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1-03-01实施
YS/T581《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共分为17部分:第1部分:重量法测定湿存水含量;—第2部分:烧减量的测定;
一第3部分:蒸馏-硝酸针容量法测定氟含量;一第4部分:EDTA容量法测定铝含量;第5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钠含量;第6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第7部分: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一第8部分: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第9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含量;第10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硫含量;第11部分:试样的制备与贮存;第12部分:粒度分布的测定筛分法;第13部分:安息角的测定;
—第14部分:松装密度的测定;第15部分:游离氧化铝含量的测定;一-第16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元素含量;第17部分:流动性的测定。
本部分为第17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YS/T581.17—2010
本部分使用重复起草法参考AS2879.9一2002《氧化铝第九部分流动时间的测定》编制,与
AS2879.9一2002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部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起草。本部分由湖南有色湘乡氟化学有限公司、河南未来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霍煤鸿骏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树朝、郭永恒、李波、仓向辉。1
1范围
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7部分:流动性的测定
YS/T581的本部分规定了氟化铝流动性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通过特制的漏斗进行氟化铝流动性的测定。2方法原理
YS/T581.17—2010
一定质量的氟化铝通过特制的漏斗中,测定样品全部流出漏斗所需的时间。流动性以流动所需时间来表示。
3仪器及装置
3.1仪器:通常用人工或自动测量装置进行测定,自动测量装置见图1。3.2漏斗:精确制作一个不锈钢漏斗(图2),该装置出口为直径3.95mm~4.00mm耐磨损的不锈钢。该直径须经过校准。使用时该漏斗需要干燥清洁,否则流动时间不能重复。3.3计时器:停止表或其他自动装置,能精确至0.1s。3.4天平:感量为0.1g。
3.5试验筛:筛孔500um,用于除去大尺寸的颗粒。图1流动时间自动测量装置
4试样制备
4.1将样品放在一个托盘内,平铺,厚度不大于5mm,在试验室大气中平衡2h。4.2将平衡后的样品通过试验筛(3.5)除去大的颗粒,将筛下部分的样品分成三部分,每部分大约105g~120g,用于各次的测定。1
YS/T581.17—2010
5测定步骤
5.1概述
本部分适用于人工测量。
图2不锈钢漏斗装置图
单位为毫米www.bzxz.net
5.2测定次数
进行三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5.3测试
YS/T581.17-2010
5.3.1将设备放在无震动的环境中,保证漏斗在稳定的工作台上,上部表面处于水平。5.3.2对不经常使用的设备,先用几份试样通过漏斗来使其达到试验要求。并丢弃此样品。5.3.3称取100g士0.1g试样(4),放人到合适的容器内5.3.4将漏斗出口堵住,将称好的试料注人漏斗内,将出口阻碍物移去,同时立即记录流动起始时间,样品一旦完全流过漏斗就停止计时。流动过程中绝不能敲打漏斗。5.3.5从台上取下漏斗,用干布条将漏斗清理干净。将其放进一个密封容器内以防止出口孔内表面被空气氧化。
测定结果的计算
取三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s。7
精密度
流动性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分别为2.7s和9.7s。3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a)本部分编号;
试样的信息;
流动性测定结果,以平均流动时间表示;测定日期;
测定过程中对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任何因素。YS/T581.17-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
行业标
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7部分:流动性的测定
YS/T581.17—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668517548
电话: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5字数8千字
2011年1月第一版
2011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21456定价14.00元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10118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