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YS/T 1065.4-2015沸石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4部分: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L.C.C)的测定
YS/T 1065.4-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S/T 1065.4-2015

中文名称:沸石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4部分: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L.C.C)的测定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Methods for physical performance determination of zeolite—Part 4:Determination of non-ionic liquid-carrying capacit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5-04-30

实施日期:2015-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沸石 物理性能 测定方法 离子 液体 携带 能力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77.120.10铝和铝合金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理化性能试验方法>>H21金属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出版日期:2015-10-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韩刚、徐好文、陈立君、安坤、韦红、张萍、罗舜

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省淄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丽波日化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提出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沸石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的测定。 本部分适用于沸石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的测定。测量范围40g~70g。
YS/T1065—2015《沸石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分为以下4个部分:
———第1部分:钙交换能力的测定 EDTA 滴定法;
———第2部分:粒度的测定 离心沉降法;
———第3部分:灼烧失量的测定 重量法;
———第4部分: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L.C.C)的测定。
本部分为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省淄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丽波日化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韩刚、徐好文、陈立君、安坤、韦红、张萍、罗舜。

标准图片预览

YS/T 1065.4-2015沸石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4部分: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L.C.C)的测定
YS/T 1065.4-2015沸石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4部分: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L.C.C)的测定
YS/T 1065.4-2015沸石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4部分: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L.C.C)的测定
YS/T 1065.4-2015沸石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4部分: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L.C.C)的测定

标准内容

ICS 77.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1065.4—2015
沸石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4部分: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
(L.C.C)的测定
Methods for physical performance determination of zeolite-Part 4 : Determination of non-ionic liquid-carrying capacity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5-10-01实施
YS/T1065一2015《沸石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分为以下4个部分:EDTA滴定法;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第1部分:钙交换能力的测定
第2部分:粒度的测定离心沉降法;第3部分:灼烧失量的测定重量法;第4部分: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L.C.C)的测定。本部分为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YS/T1065.4—2015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省淄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丽波日化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韩刚、徐好文、陈立君、安坤、韦红、张萍、罗舜。I
1范围
沸石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4部分: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
(L.C.C)的测定
YS/T1065的本部分规定了沸石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的测定。本部分适用于沸石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的测定。测量范围为40g~70g。2方法原理
YS/T1065.4—2015
沸石具有吸附非离子的能力,本部分采用每100g沸石吸附达到饱和时所吸附的非离子液体质量来判断沸石的非离子携带能力。3仪器
3.1天平:感量0.1g。
3.2混合搅拌机。
4试剂
4.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10)。4.2橘色染料:市售。
5测定步骤
称取1.0g橘色染料(4.2)溶于1000m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1)中,备用。5.2称取50.0g烘干后的沸石样品,置于混合搅拌机中,并使沸石样品均匀分布。5.3
用滴管滴入少许配制好的试剂(5.1),开启搅拌机,使其均匀搅拌。5.4
观察样品颜色变化是否与试剂(5.1)一致,以及样品是否呈湿黏状颗粒。如不符,重复5.3。5.5
当沸石样品呈湿黏状颗粒时,停止加入试剂,此时沸石样品颜色与试剂(5.1)颜色相同。称取沸石样品吸附饱和后的质量m。6
结果计算
按式(1)计算沸石样品的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L.C.C):L.C.C=(m-m,)×2
式中:
沸石样品的非离子液体携带能力,单位为克每100克(g/100g);·(1)
YS/T1065.4—2015
精密度
重复性
沸石样品吸附饱和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量,单位为克(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1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表1
L.c.c/(g/100g)
r/(g/100 g)
7.2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大于3.0g。8
质量保证与控制
分析时,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进行校核,或每年至少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对分析方法校核一次。
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