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YS/T 1166-2016高纯四氯化锗红外透过率的测定方法
YS/T 1166-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S/T 1166-2016

中文名称:高纯四氯化锗红外透过率的测定方法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Test method for IR transmissivity of high pure germanium tetrachlorid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6-07-11

实施日期:2017-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氯化 红外 透过 测定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77.040金属材料试验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理化性能试验方法>>H21金属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6.0

出版日期:2018-12-01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22-01-10

起草人:赵艳超、武鑫萍、莫杰、魏乃光、冯誉耀、赵赛

起草单位: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提出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高纯四氯化锗红外透过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纯四氯化锗红外透过率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100%。


标准图片预览

YS/T 1166-2016高纯四氯化锗红外透过率的测定方法
YS/T 1166-2016高纯四氯化锗红外透过率的测定方法
YS/T 1166-2016高纯四氯化锗红外透过率的测定方法
YS/T 1166-2016高纯四氯化锗红外透过率的测定方法

标准内容

ICS77.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1166—2016
高纯四氯化锗红外透过率的测定方法Test method for IR transmissivity of high pure germanium tetrachloride2016-07-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7-01-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艳超、武鑫萍、莫杰、魏乃光、冯誉耀、赵赛YS/T1166—2016
高纯四氯化锗红外透过率的测定方法YS/T1166—2016
警告: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纯四氯化锗红外透过率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高纯四氯化锗红外透过率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100%。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40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3方法提要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产生的干涉光在分束器会合后通过四氯化锗吸收池,含有样品信息的干涉光到达检测器,然后通过傅立叶变换对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得到指定波数的透过率。4仪器
红外光谱仪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波数的分辨率不低于4cm-1,透过率精度优于0.1%。4.2
样品吸收池
池体:耐腐蚀,不污染产品,壁厚2mm~4mm,外径24mm~26mm,长度100mm士0.1mm。具有两个进出口,其外径为6mm~8mm,与池体垂直焊接。窗口:锗单晶抛光片,厚度2mm,错片和池体之间的连接应保证密封。3其他
样品吸收池、管道和所有用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洁净和干燥处理。5测试环境
取样及测试环境的相对湿度不大于45%,温度为25℃士2℃,无振动,无电磁干扰,无机械冲击。1
YS/T1166—2016
6测试
仪器准备和操作参照GB/T6040的规定进行。6.2
测试步骤
将空样品吸收池置于红外光谱仪样品仓中,其位置应保证光路从池体窗口中平行穿过。扫描6.2.1
4000cm-1~1000cm-波数范围内的背景光谱。6.2.2通过洁净的管道使四氯化锗样品流入空样品吸收池(6.2.1)中,再放置于红外光谱仪样品仓中,保持扫描空样品吸收池背景的位置。采集4000cm-1~1000cm-1波数范围内的样品光谱。6.2.3在样品光谱(6.2.2)扣除背景光谱(6.2.1)后,选择未被干扰和不重叠的吸收峰的两肩处,以其为基线。手动调整样品光谱的基线至100%。6.2.4绘制出波数为横坐标、透过率为纵坐标的样品光谱图。6.2.5
从样品光谱图(6.2.4)中标出特定波数的透过率。7精密度
重复性
同一实验室之间的测量相对差不大于1%。允许差
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测量相对差不大于5%。质量保证和控制
应用国家级标准样品或行业级标准样品(当前两者没有时,也可用控制标样替代),每周或每两周校核一次本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
试样信息;
仪器型号;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测试环境;
测试结果;
本标准编号;
测试日期及测试者;
其他。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