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3054-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13054-2021
中文名称:天然染料染色棉制品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Cotton products dyed by natural dy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1-08-21
实施日期:2022-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染色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30纺织物
中标分类号:纺织>>棉纺织>>W13棉坯布及制品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出版日期:2021-12-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周立明、李爱华、贾小俊、陈森、刘建薪、张越、徐潇源、卞歆灵
起草单位: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苏州华浩纺织品有限公司、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江苏联发高端纺织技术研究院、浙江盛泰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服饰及布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归口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天然染料染色棉制品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天然植物染料染色棉制品。
标准内容
ICS59.080.30
CCSW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3054—2021
天然染料染色棉制品
Cotton products dyed bynatural dye2021-08-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2-02-01实施
FZ/T13054—2021免费标准bzxz.net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苏州华浩纺织品有限公司、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江苏联发高端纺织技术研究院、浙江盛泰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服饰及布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立明、李爱华、贾小俊、陈森、刘建薪、张越、徐潇源、下歆灵。1范围
天然染料染色棉制品
FZ/T13054—2021
本文件规定了天然染料染色棉制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天然植物染料染色棉制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GB/T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GB/T8427一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T1457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4250机织物疵点的描述术语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FZ/T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FZ/T730652020植物染料染色针织服装3术语和定义
GB/T242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天然染料naturaldye
从植物、动物或矿物资源中提取到的能使纤维着色,染后具有一定色牢度和鲜艳度的天然化合物。3.2
天然染料染色棉制品cottonproductsdyedbynaturaldye以棉纤维为原材料,经天然染料染色的产品。4技术要求
4.1要求内容
天然染料染色棉制品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安全技术要求、纤维1
FZ/T13054—2021
含量、色牢度(耐皂洗、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光、汗复合和耐光)、染料类型等项目;外观质量按相应的现行产品规定执行。
4.2安全性能要求
产品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的规定,婴幼儿及儿童服装还应符合GB31701的规定。4.3分等规定
4.3.1产品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4.3.2产品的品等以内在质量要求和外观质量综合评定,按其中的最低等级定等。4.3.3产品的内在质量要求按表1,其他内在质量要求按相应的现行产品标准规定执行。表1内在质量要求
纤维含量/%
耐皂洗
耐汗渍
色牢度/级
耐摩擦
耐光、汗复合”
天然植物染料类型
优等品
一等品
按GB/T29862规定执行
3(深2-3)
合格品
2-3(深2)
不得检出合成染料;天然染料与标注类型相符注1:色别按GB/T4841.3(梭织)、GSB16-2159(针织)分档,颜色深于1/12染料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不深于1/12染料标准深度为浅色。
注2:天然靛蓝染色面料湿摩擦牢度可低半级。注3:进人市场流通领域的手工染色面料的色牢度由供需双方而定。“仅考核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4.3.4产品的外观质量要求按照对应的现行产品标准规定执行,试验方法
内在质量
5.1.1纤维含量的测定按GB/T2910(所有部分)、FZ/T01057(所有部分)执行。5.1.2耐皂洗色牢度的测定按GB/T3921—2008中方法A(1)执行。5.1.3耐汗渍色牢度的测定按GB/T3922执行。5.1.4耐水色牢度的测定按GB/T5713执行。5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按GB/T3920执行。5.1.5
5.1.6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测定按GB/T14576规定执行。5.1.7耐光色牢度的测定按GB/T8427-2019中方法3执行。FZ/T13054—2021
5.1.8天然植物染料类型的分析、鉴别按FZ/T73065一2020中附录A、B、C、D执行。对于标准规定的18种以外的植物染料,客户需提供有效的证明。5.1.9其他内在质量检验方法按相应的现行标准规定执行。5.2外观质量
产品的外观质量检验方法按相应的现行产品标准规定执行。6检验规则
6.1抽样方法
产品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按相应的现行产品标准规定执行。6.2判定规则
交货时,收货方应依据本文件或双方协议、合同等规定进行验收。6.3复验
如供需双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要求复验或委托专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1.1标志应符合GB/T5296.4规定。7.1.2每匹或每段成品上,应附有标签,标签应粘贴或悬挂在反面布角处。7.1.3标签上应明确标识天然植物染料的种类。7.1.4标识中应有类似“长时间高强度光照可能导致天然染料变色”等文字,确保产品合理的运输及保存。
7.2包装
产品包装按相应的现行标准或协议规定执行。7.3运输和贮存
7.3.1产品运输应防潮、防火、防污染。7.3.2产品应放在阴凉、通风、干燥、清洁库房内,并防蛀、防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