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JB/T 9764-2015内燃机 卷制连杆衬套 技术条件
JB/T 9764-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9764-2015

中文名称:内燃机 卷制连杆衬套 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5-04-30

实施日期:2015-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内燃机 卷制 连杆 衬套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能源和热传导工程>>27.020内燃机

中标分类号:机械>>活塞式内燃机与其他动力设备>>J92机体与运动件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B/T 9764-1999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15111·12806

标准价格:15.0

出版日期:2015-10-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钟君杰、朱海清、周俊楼、倪志伟等

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承德苏垦银河连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飞月轴瓦有限公司、浙江中达轴承有限公司、重庆斯凯迪轴瓦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7)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7)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卷制连杆衬套的型式、型号标记、名称和符号、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贮存、运输。本标准适用于拖拉机、机车、汽车、工程机械、船用与固定式内燃机的薄壁双金属卷制连杆衬套。


标准图片预览

JB/T 9764-2015内燃机  卷制连杆衬套  技术条件
JB/T 9764-2015内燃机  卷制连杆衬套  技术条件
JB/T 9764-2015内燃机  卷制连杆衬套  技术条件
JB/T 9764-2015内燃机  卷制连杆衬套  技术条件
JB/T 9764-2015内燃机  卷制连杆衬套  技术条件

标准内容

ICS27.020
备案号:49927-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764—2015
代替JB/T9764—1999
内燃机
卷制连杆衬套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技术条件
Connecting-rod small-end wrapped bushes-Specification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
机械行业标准
内燃机
卷制连杆衬套
JB/T97642015
技术条件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页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297mm·0.75印张·19T字2015年12刀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5.00元
书号:15111·12806
网址:http://www.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010)88379399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型式、型号标记、名称和符号
3.1型式,
3.2型号标记方法.
3.3名称和符号
4技术要求
材料和硬度.
金相组织
表面粗糙度.
尺寸及公差
结合强度
油孔、油槽和油穴.
外观质量
5检测方法.
材料和硬度
金相组织..
表面粗糙度
尺寸及公差.
结合强度
油孔、油槽和油穴
5.8外观质量,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其他,
衬套的型式
直缝型衬套在接缝处示意图
衬套各部位名称和符号
JB/T9764—2015
JB/T9764—2015
衬套壁厚的公称尺寸
.........................................................3扣数量
表4直缝型衬套在接缝处的错位量++.++++++++.
衬套内、外圆表面的表面凹陷.…....++++++++
+..++.++.........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JB/T9764—2015
本标准代替JB/T9764一1999《内燃机卷制连杆衬套技术条件》,与JB/T9764一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部分名称与符号(见3.3,1999年版的3.2);修改了材料和硬度的规定,删除了附录A(见4.2、5.1,1999年版的4.2、4.3、4.4、附录A);增加了金相组织的规定(见4.3);修改了表面粗糙度的规定(见4.4,1999年版的4.8);修改了尺寸及公差的规定(见4.5、5.4,1999年版的4.9、5.3、5.4);修改了搭扣数量的规定(见4.6,1999年版的4.10.1);修改了衬层与衬背之问结合强度的检测方法(见5.6,1999年版的5.5);增加了衬套的润滑油孔、油槽、油穴的规定(见4.8、5.7);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1999年版的5.1、5.2);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7章,1999年版的第6章)。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承德苏垦银河连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飞月轴瓦有限公司、浙江中达轴承有限公司、重庆斯凯迪轴瓦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君杰、朱海清、周俊楼、倪志伟、阳廷金、吴承潴。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J92005—1987;
JB/T9764—1999。
1范围
卷制连杆衬套
内燃机
技术条件
JB/T9764—2015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卷制连杆衬套的型式、型号标记、名称和符号、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丁拖拉机、机车、汽车、工程机械、船用与固定式内燃机的薄壁双金属卷制连杆衬套(以下简称衬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汀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GB/T12613.1—2011
GB/T12613.2—2011
GB/T12613.3—2011
GB/T12613.4—2011
GB/T12613.5—2011
GB/T12613.6—2011
GB/T12613.7—2011
GB/T27939—2011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
3型式、型号标记、名称和符号
3.1型式
衬套的型式如图1所示。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卷制轴套
卷制轴套
卷制轴套
卷制轴套
卷制套
卷制套
卷制轴套
第1部分:尺寸
第2部分:外径和内径的检测数据第3部分:润滑油孔、油槽和油穴第4部分:材料
第5部分:外径检验
第6部分:内径检验
第7部分:薄壁轴套壁厚测量
几何和材料质量特性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检验接缝(搭扣、直缝、焊接)
图1衬套的型式
JB/T9764—2015
型号标记方法
3.2.1型号标记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型号标记由首部、中部和尾部三部分组成:3.2.2
首部——卷制连杆衬套代号LC;中部一一尺小(外径×壁厚×宽度)及内孔是否留加工余量标记(留加工余量不做标记,不留加工余量的用Z表示);
尾部一一执行标准编号。
示例1:执行标准为JB/T9764,外径45mm、壁厚1.5mm、宽度50mm,内孔留加工余量的卷制连杆衬套标记为:
LC45×1.5×50JB/T9764—2015
示例2:执行标准为JB/T9764,外径45mm、壁厚1.5mm、宽度50mm,内孔不留加工余量的卷制连杆衬套标记为:
LC45X1.5X50-ZJB/T9764—2015
3.3名称和符号
衬套各部位名称和符号见表1、图1和图2。表1
张开量
径向错位量
轴向错位量
衬套宽度
衬套内径
衬套外径
表面粗糙度
钢背层厚度?
轴承材料厚度“
壁厚a
衬套各部位名称和符号
对于单层材料卷制的衬套,S,=S2或S2=S34
技术要求
衬套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2
材料和硬度
按GB/T12613.4一2011的规定,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4.3金相组织
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2
表面粗糙度
按GB/T12613.1—2011中表9的规定。5尺寸及公差
内径和外径的检测数据
按GB/T12613.2—2011的规定。
壁厚尺寸
衬套壁厚的公称尺寸按表2的规定选取。表2
公称尺寸D
>10~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20~175
尺寸公差
衬套壁厚的公称尺寸
衬套尺寸公差按GB/T12613.1一2011或产品图样的规定。4.6
一般要求
壁厚S3
JB/T9764—2015
单位为毫米
衬套的接缝有搭扣、直缝和焊接三种型式。接缝端面的内、外边缘允许有半径小于0.2mm的倒圆。搭扣
搭扣的型式与尺寸由供需双方商定搭扣的数量推荐按表3选取。
搭扣之间的间距应不大于40mm。在距搭扣边缘1.5mm区域内,允许有塌边。表3
3搭扣数量
宽度B
>50~100
4.6.3直缝
搭扣数量
在自由状态下,直缝型衬套在接缝处的张开量A1、径向错位量A2和轴向错位量A3(见图2)按表3
JB/T9764—2015
4的规定。
4.6.4焊接
应保证衬套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不弹开。A
直缝型衬套在接缝处示意图
>45~75
>75~100
>100~150
结合强度
直缝型衬套在接缝处的错位量
张开量
供需双方商定
径向错位量
衬套的衬层与衬背之问应牢固结合,不允许有脱落现象。粘结面应不存在外来夹杂物、氧化物、孔隙。油孔、油槽和油穴
单位为毫米
轴向错位量
衬套的润滑油孔、油槽、油穴按GB/T12613.3一2011的规定,也可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4.9外观质量
衬套内、外圆表面的表面凹陷应不超过表5的规定。凹陷应分散分布,凹陷之问的距离应大汀4.9.1
10mm,凹陷不得与零件边缘连通。5衬套内、外圆表面的表面凹陷
外径D。
外圆表面
注: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4
内圆表面
4.9.2衬套内、外圆表面充许有表面粗糙度Ra小J或等了:1.6um的轻微擦伤存在JB/T9764—2015
4.9.3衬套的衬层应致密,不存在裂纹、疏松、针孔、缩孔、外来夹杂物与锈蚀等缺陷。5检测方法
5.1材料和硬度
按GB/T12613.4—2011的规定。
5.2金相组织
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表面粗糙度
以粗糙度测量仪测量为准,也可采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进行比较,5.4尺寸及公差
5.4.1衬套外径按GB/T12613.5—2011的规定。5.4.2衬套内径按GB/T12613.6—2011的规定。5.4.3衬套壁厚按GB/T12613.7—2011的规定。5.5接缝
接缝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进行检验。6结合强度
衬层与衬背之间结合强度按GB/T27939一—2011中7.2的规定。5.7油孔、油槽和油穴
按GB/T12613.3一2011的规定,也可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8外观质量
采用目视检查。
6检验规则
6.1每个衬套须经制造厂的技术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6.2衬套应成批交货验收。需方抽查产品质量时,应按GB/T2828.1的规定抽检,检验项目、组批原则、抽样方案、判定与复验规则按制造厂与客户商定的技术文件。7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7.1标志
7.1.1每个衬套上应标明制造厂名称代号或商标。7.1.2包装盒上应标明:
JB/T9764—2015
a)制造厂名称、商标和地址;
b)产品名称、型号及零件号;
c)数量;
d)包装日期;
e)执行标准编号;
f)质量认证标志。
7.1.3包装箱外部应标明:
a)商品分类图示标志:
b)制造厂名称、商标和地址;
c)产品名称及型号;
d)数量;
e)总质量及外形尺寸;
f)出厂日期及防锈有效期;
g)“小心轻放”“防潮”等字样或符号;h)执行标准编号。
7.1.4产品、包装盒、包装箱的标志可以根据需方要求标志其他字样,标志部位、尺寸和方法按图样规定。
7.2包装
7.2.1每个衬套在包装前应清洗干净,并经防蚀处理,用结实不透水的中性纸或塑料薄膜包好,再装入包装盒内。每只包装盒内应装入同一机型、向一品种的产品。7.2.2每只包装盒内应附有制造厂质量检验员签章的产品合格证。7.2.3用包装盒装好的衬套应装入衬有防水纸的干燥包装箱内,并保证在正常运输过程中不致损伤,箱子总质量不应超过30kg。
7.3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碰、防雨、防潮。7.4购存
衬套应存放在通风和干燥的仓库内。在正常保管情况下,自出厂之日起,制造厂应保证产品在12个月内不致锈蚀。
7.5其他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版权专有侵权必究www.bzxz.net
书号:15111·12806
JB/T9764-2015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